美文网首页
观《春望》

观《春望》

作者: 流年_9df3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20:16 被阅读55次

    车子在拥堵的路上缓缓前进,又一次路过“杜甫草堂”忽然又想起他写的那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暮春三月,温暖代替了严寒,但长安却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壮阔,草木茂密繁盛,但却心情无比的悲凉。感伤国事战火纷飞,家破人亡,不禁涕泪四溅,连鸟鸣都觉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这让人有种很震撼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杜甫,唐朝伟大诗人,一生经历坎坷。青年时代在盛唐中度过,游历了中国许多地方。参加科举,落榜。和许多盛唐时期诗人一样,杜甫怀有巨大抱负,入仕治国。但一次次世事的经历,使他真正看清了这个社会。当唐朝由盛走向衰落时,杜甫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的变迁,人生的辛酸,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忠君、仁爱、入仕思想深深影响着杜甫。但当安史之乱爆发的八年间,唐朝社会的急转直下,百姓深受磨难,杜甫深刻的认识到了世事的变迁,他用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录了这场战乱给社会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影响。

    杜甫的这首诗深刻的记录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状况。底层百姓生活艰辛,战乱给整个国家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春望》这个时期写的就是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杜甫回到长安所见所闻。在叛军的劫掠后,长安已是满目荒凉,往日繁华的长安,现在已是不堪目睹。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一个忠君爱国、对贫困百姓有仁爱之心的人,内心的伤感是可以理解的。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绘了当时战乱持续时间长,同时也表明了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长期的战乱,在外打仗的士兵,故乡家人对他们多么牵挂,一封家书抵万金,思念亲人。在战乱的年代,年轻人都被抓去打仗,家里只剩下老弱,百姓在战乱中承受苦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诗人想到这里更是感到痛苦,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诗人把个人的坎坷遭遇与社会世事紧密联系,在细微之处见真实,寄予感情与诗中,客观叙述描写与主观的抒情相结合。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给人一种悲伤之感。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国家的衰落,百姓的苦难,诗人杜甫深深感受到了世间的桑海。沉郁顿挫的风格表现了杜甫一种倔强的性格,感情的深厚表达的真挚。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品质,忧国忧民、仁爱之心等等。朴实无华的语言,世事的描写,对底层百姓生活的感触,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被历代仁人志士所敬仰。

相关文章

  • 观《春望》

    车子在拥堵的路上缓缓前进,又一次路过“杜甫草堂”忽然又想起他写的那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

  • 观雪望春

    晩霜夜吐梅花雪 三更思春檐满月 无眠凭窗月下座 寒衣未添 明月若斜 乱云飞卷长空 明日有否好雪 轻步移庭前 抬目看...

  • 春夏秋冬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

  • 2018-05-17

    望春门街望春树 望春树开望春花 望春花开香怡人 人在花下静望春 春去春来花开勤 人生易老难驻春 花落花开得望春 人...

  • 春 望

    望春 百花生 百鸟鸣 春望 人来往 暖阳生 春天里行走 生机无限 望 春 春 望 望 望 旺 旺 云端一梦 望 春

  •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

    不止是深夜啊 还有无数个初醒的黎明 天色未显 思念却端倪已露 离开时 你在我心里仅仅留下一颗火种 没想到我的心 现...

  • 美好生活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美好生活大抵如此吧

  • 报道春莺三两句——水木诗社

    七律:曲江春望 文/王之恂 曲江春望雁初飞, 千里江南尽翠薇。 池上鸳鸯长眷恋, 林中猿鹤复思归。 桃蹊早辟观晨萼...

  • 春望

    文/静话心是 墙角黄梅花开好 桌上一个红得诱人的大苹果独自等待 自成风景一道 三番两次望而却步 躲在角落里巴望着 ...

  • 春.望

    城阙高阁览青山, 鸢南沂北雨浥尘。 千里草堤漫城郭, 谁人不知燕归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春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u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