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身所懂有限,只能窥其一二,在此只能胡言乱语一通吧!
我从八岁开始上学读书识字,从来没间断过看书,可是至今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
我记得还是二十年前,在厦门打工的时候,公司办的厂报《芳草地》,主编曾经每个月,给个主题约次稿,有时候拿个三十块钱的稿费,就去买了书。
那时候觉得看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进入不同的书籍,就能看到不同的人生经历一样。很是痴迷。
看书的时候,看到好的句子,好的段落,都会记在笔记上,一本好书也会配上自己青涩的读后感。慢慢喜欢上写字的感觉,安静,静心。
写字是随性的,为什么不说写作,这是不同范畴的领域。写字还不能说是写作,写字只是写作前期的准备而已!
写字其实很简单,就是写日记,写流水账,写写人生感悟,读后感等等。
写作就是把社会的一个点,或者一个故事的中心点,扩充成连载甚至一本童话故事或者小说。呈现给自己和别人看。
写字充其量只能算是成长的记录,而写作却是成长记录的总结!
写字很容易坚持,有时候可能自我催眠一下就可以过去,写个几百字,或者几千字就可以打发了自己!
写作却是很难,有时候一生只写一部巨著。美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著作很少,但是一部《飘》就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写字比较随性,写作却是一种思考。写作是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过程!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自己。
就像很多的画家,一生都是穷困潦倒,不知他的画,价值在哪,而是因为执念于自己,而坚持下去。死后很久,画作却是价值连城,如梵高,米勒,常玉……
写字太久自然就成了写作,有了维度的空间,转化成了内涵!区别于段子!
写字是不用太多思考的,就是即兴发挥,写写自己日常生活,家里的事情,或者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写作如果是连载的小说巨著,可能要有大纲,书的主题,人物,环境,需要体现什么样的思想,又或者作者想表达什么。序言,开篇,内容,结尾。都需要首尾衔接,遥相呼应,紧紧相连!
写字可以不用烧脑,多读书,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读,学有专攻。
喜欢写诗的,唐诗宋词三百首,肯定会去拜读推敲一二!浏览古今中外的诗人的成长和佳作!不是有云:读遍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呤!
喜欢写科幻的,武侠的,肯定会去拜读很多的前辈,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巨著,巨著的侠骨柔情都是需要慢慢揣摩和用心思考后,转化成自己的一种养分的。
写字也是怡情的,心情有了波动,随手写个心情记录一下就好,也有灵感来了,随时写个随笔散文放那儿,过后再慢慢自己看看。有了雅兴,写几行有深度的小楷,养心养性!
写作做不到这么随性,需要思考,可能不会那么简单。就是几百字的小小说,也是横贯所有的思维,写成的精炼的小说!就是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篇小说和巨著小说,更是耗费心力和精力,全力以赴的工程!辛苦,也是一般写字不能比的。
我不是写作者,所以拿不出一篇能给别人看的文章,我写字完全是因为喜欢,因为喜欢写字给我带来的快乐。而不是功利的认为可以一篇成名。
我看到很多写字的人,心里是焦虑的,虚空的,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没人读,就会觉得没有写下去的动力,甚至就放弃了写字。
多么功利的心!写字不过是想写下自己的心情,当时的感悟罢了!有了一个自我欣赏的情感在那,最真实的自己,被自己用笔记录了下来而已!
你想著书,扬名立万,连最起码的,做真实自己的勇气都缺乏,还怎么去通过写字,积累自己的厚度和深度。
所以,写字和写作有一定距离,需要自己去认清自己,跟自己好好聊聊,现在你想写什么,或者你能写什么。如果你觉得你迷茫,或者大脑一片空白,我建议还是暂时放下笔,什么也别写,静下来问问自己,你缺少的是什么?
之所以会烦恼和焦虑,是因为读书太少,想法太多!
当你内心充盈丰满,灵魂有着属于自己的香气,即使你不能把文字,呈现在大众视野,却能在每个浮躁的那一刻,可以写字,让自己快乐而安静下来。
能明白写字和写作的区别之后,也是明白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
网友评论
(不会写诗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