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雅如老师在社群里夸奖我了,她说这两天我都是第一个交作业的。晚上,雅如老师又在社群里发布了持续日更且日更字数符合要求的成员名单,只有七位,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坦白说,这个结果让我感觉很意外,因为社群开营的时候,大家分别作了自我介绍,牛人大咖太多了,像我这种基本就属于纯种小白系列。所以这个社群虽然叫“变现打卡群”,但是我给自己的目标定位非常低,只要坚持写到最后即可,因为我觉得想要在这么多牛人大咖中胜出,可能性几乎为零。
想不到仅仅过去两周的时间,便只剩了七个人,这么算起来,最差我也能排到第七名了。我突然想起一位写作班老师曾经说过的话,不要害怕自己起点低,因为那些很厉害的人不一定能够坚持走到最后。而我这个小白能够走到最后,所凭借的,正是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自律。
1.阅读和写作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
如果可以活到80岁,那么我的人生已经进入后半场。回首自己的前半生,八个字精准概括,那就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其实小时候我也曾有过非常美好的梦想,年轻时也曾怀揣凌云壮志意气风发。但是后来,我和很多人一样,被现实的洪流裹挟着,慢慢活成了一个普通的平凡人。尽管偶尔午夜梦回,也会有各种不甘心,但是已经过半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能呢?我感觉我的未来已经看不到未来。
直到重启阅读和写作,我的那些迂腐陈旧的观念开始一天天发生改变。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在他的著作《dead aid》中有这样一句结束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简洁而又令人发省,被很多人在文章中引用。这句话也给了我很多的力量,正如冯梦龙所说:“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毕淑敏有一篇文章叫做《没有少作》,给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她之前当过兵,退伍后又当过一段时间的医生,之后才开始写作,所以她并没有30岁之前写的文章。但是毕淑敏虽然没有少作,却有很多寓意深刻的文章,因为她的丰富阅历为她的文章增添了许多的思想和内涵。摩西奶奶更是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
我不想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努力过也许会有遗憾,但至少不会后悔,不试一试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
2.阅读和写作助我戒掉贪嗔痴,做好戒定慧。
贪嗔痴就是佛教中经常提到的“三毒”,这“三毒”残害人的身心,为恶之根源,所以我们要努力戒除这“三毒”。可是身为红尘中人,想要放下谈何容易?就拿我来说吧,以前我若是看到同事获得了什么荣誉奖项,一定会控制不住地羡慕嫉妒恨,甚至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就会很不服气地到处说人家。
可是通过阅读和写作,我的心胸渐渐变得开阔,我也慢慢懂得了,一切因果都有缘由。他(她)的为人处事或许令人不齿,但是在这件事上他(她)一定是付出了的,或者是时间,或者是精力,或者是金钱,或者是人情,或者是努力。而这些,都是能力。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想要戒掉贪嗔痴,只需要铭记曾国藩的三句箴言就够了,“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因为天道忌满,物极必反,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万事苛求十全十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所以我现在写文心态也特别平和,粉丝增加了,我会很开心,有人点赞我的文章,我会很高兴。如果没有,我也不会失望或难过,因为我会更加关注过程中收获的喜悦。
3.阅读和写作让我了解到很多时间管理的知识。
以前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没有做好时间规划,所以时间都从抖音、游戏、电视剧中悄悄溜走了。
自从开始专注阅读和写作,我学到好多有关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知识,我的生活也变得规律了许多,每天早上早起更文,每天晚上按时睡觉,睡前一定会做当日复盘等等。
我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整日里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叫醒我的不再是闹钟而是美丽的梦想,而这都是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
阅读和写作带给我自律的习惯,而自律必将让我的内心更充实,让我的生活更美好,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