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从体内流失。
人体不能自行制造维生素C,因此必须每天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中摄取来满足全身需要。
在所有的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维生素。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和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 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间的联系靠细胞间质来连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参与组成缔结组织,构成身体的支架。
维生素C在合成胶原蛋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细胞连接障碍,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
这种情况发生在皮肤,则产生淤血、紫癜;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胀痛;严重情况时,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甚至死亡,故被称为坏血病。
包裹每一颗牙齿的牙龈软组织,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当缺乏维生素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皮肤也会由于胶原蛋白减少而粗糙并失去弹性,正因此,维生素C有美化皮肤的作用。

2. 抗氧化作用
机体氧化损伤产生的自由基可侵犯人的各种细胞,侵犯DNA导致癌症;侵犯血管就会加速动脉硬化;侵犯眼睛晶状体就会引起白内障等。因此,抗氧化是一个重要的养生防病措施。
维生素C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E免受氧化破坏;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自由基产生,阻断脂质过氧化,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3. 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的羟化和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发挥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4. 促进铁、钙和叶酸的吸收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是二价铁,吸收率高。非血红素铁是三价铁,需在体内转化成二价铁才可被人体吸收。
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铁的吸收。血红素铁在动物肉类中占40%,吸收率可达20%~25%;而在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约1%~3%。
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多吃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对铁的吸收很重要,也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一个好办法。钙在消化道呈可溶状态是被吸收的基本条件。
维生素C在胃中可形成一种酸性介质,防止不溶性钙络合物的生成及发生沉淀,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维生素C可将叶酸还原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利于叶酸的吸收利用,预防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此,服用铁剂、钙质或叶酸补充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

5. 解毒
维生素C被誉为万能解毒剂,可促进肝脏糖原的形成,而肝糖原在肝脏解毒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害重金属污染环境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而维生素C可直接参与重金属的解毒过程,可有效预防像铅、镉、汞等有害金属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维生素C的功效
1. 加速手术后的恢复
预防滤过性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具有抗癌作用,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有助防止亚硝基胺(致癌物)的形成。
3. 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发生
4. 增加对无机铁的吸收,预防坏血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