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我曾寻过那禅:成长,孤独。

我曾寻过那禅:成长,孤独。

作者: 世界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1-20 23:58 被阅读0次

记忆中,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怎么学会成长。可能在父母看来,吃饭,长身体,会干的家务活多了,这就是成长,它是不需要学习就能够自然生长的。辍学出来第一年我去学服装,简单的说就是车工。这是一个细致的活儿,不太好干,却在家乡人的眼中代表着某种地位,意味着高薪,和饭碗。衣食住行,衣服排在首位,总不至于哪一天连制衣服的人都吃不起饭来。那时,我是在北京。

北京的半年时间,我被机器和极其规律的工作时间压抑得不像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了我的逃离。”北漂“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意味着情怀,文艺,但对于那时的我,无非是每天没有味道的馒头管够,粥是叫不上名字的粥,不难喝却也没什么味道,同样没味道的是饭菜,那种没味道说白了就是没油水。至于休闲生活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兴许下班后的啤酒是一种解脱。

在那半年的时间里,我每天都经历着某种折磨,我想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未来的生活,想停下来思考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有些事情可能就是这样,你没有试过永远不知道它究竟适不适合你,试过了也不见得说就一定不适合你,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去尝试,去证明,去推翻,然后重新定义它。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兴许不是制衣厂不好,而是在那个时候,辍学第一份工作太像是进入了另一个学校。同样的各种规则,同样的各种任务,同样的填鸭式的循环。但是这样的环境并没有使我后悔自己的冲动,后悔辍学,更没有说想要回到学校继续上课。那时,家里也确实安排了这条路。

从某个角度讲,进制衣厂唯一的用处可能就是让我意识到学校的这种氛围,这种不自由是我不喜欢的,让我更加的坚定当初的想法。短短的半年时间,我自然学不成什么,甚至驾驭机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后半年的时间,我依旧在进厂。不过,这一次是和家里人在一起,我的大伯。那一年,他才四十来岁,看起来却像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某种未来,我不喜欢的未来。稳定的收入,节俭,以及孤独。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经济也不允许他过度的消费,一切都是家庭为主,一切都是围绕着钱在打转。

也就是那一年,我存了1万多块钱。至此,接下来的好几年,我每年都负债。而那一万多块钱,过个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第二年,生活依旧没有变化,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进厂,稳定的收入,偶尔和同事吃一吃小炒,吃一吃夜宵。好像那就是生活对我的奖赏了。

自然,这样的工作是满足不了我的。过了半年,我辞职了。带着进厂留下来的一万多块钱,第一站去了上海。那时,是寄宿在朋友家里。期间是有找工作的,但是偌大的城市,似乎装不了一个少年的心。在这繁华热闹的都市里,孤独蔓延。

我见证了朋友的低谷期,房地产的低谷期,我也曾想尝试进去房地产行业,但是一堆又一堆的数据,一条一条的信息,让我感觉到困难。我向来是不太喜欢用记忆力做事情的人,我总觉记住这一堆又一堆的房地产信息对于我将来也好,对于那时的我也好,总觉得用错了地方。记忆力这种东西不该用来记住这些枯燥的信息,而应该去记住美好才对。

在上海呆了不到几个月,我便离开了。期间我坐着地铁,从起始站到终点站,在最繁华的市中心停留,去那边的图书馆,去步行街,去博物馆,东方明珠。在夜间坐船,在东方明珠天桥下看着行人,我曾试图融入人群里去,但是我的脚步太慢了,他们走的都很快,我要用跑才赶得上他们的脚步。所以,我走了。

第二站,我去了深圳,同样是寄宿。这一次寄宿在同学家里,许久没联系的老同学,他在金融行业。那时,金融行业没有现在那么难做,他们很忙,没有时间陪我去找工作,去玩。我便待在同学的家里睡觉,偶尔也出去,去市中心瞧瞧。对于地铁的热度我早已在上海已经习惯了,但在深圳还是被吓了一大跳。拥挤的人群像是海水朝我涌来,我近乎窒息。我不喜欢深圳,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就像是一个牢笼,人海是束缚,也是压迫。

我踏踏实实的在这里玩着,花着在工厂余留的为数不多的钱。没有焦虑,没有压力,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兴许,深圳不是个能够让人放松下来享受生活的地方,又或许,那时的我远远还没有能够让自己生活下去的能力。

试问一下,进工厂的技能,经验,兴许再进工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大城市,工厂是在距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距离人群很远的地方。那时的我,远远没有能力去承受孤独,去享受孤独。

而放弃工厂的经验,就意味着一切得重新再来。可是,选择什么行业呢?那时的我,显然对于选择题并不擅长作答,何况我总是习惯性的将这些选择题放在未来的蓝图里。于是,临近过年前,我回家了。负债过年。

也是从那时起,我似乎每年都要跑几个城市去看看,每多跑几个城市,期望就越少,期望越少,内心就越加孤独。好像偌大的世界,与自己始终不能和解,格格不入。

曾经,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这件事情,在后来的几年里,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我再次回到北京,回深圳,也去了别的城市,杭州,广州,东莞。至今,我心里对杭州是留恋的,我喜欢杭州的环境,喜欢去西湖边散步,喜欢看路上的行人在西湖的行为,他们的笑容,他们眼中的迷茫,这些都让我感觉到温暖。这时,我开始接纳了孤独的事实,并愿意从人群中去发现同样的孤独。那是一种在繁华里寻找同类的感觉,远远地看着,看着他们就像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开始学会了享受孤独,甚至,我能够从人群中一眼就看出人们孤独的痕迹。

是的,我花了好些年才明白孤独是怎么一回事,并完全的接纳了孤独。我开始不再寻求外界的理解,我开始追寻自己的方向。也就是在历经这么多座城市之后,我又回到了厦门,一边嫌弃着,一边也留恋着这里。

厦门不是一座多么好的城市,尽管打着旅游城市的名号,但在厦门待了近四五年的我也依旧很难说厦门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对于我来说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厦门能够花一块钱就能去看海,会展中心,观音山,鼓浪屿,厦大白城,五缘湾,环岛路,还有岛外叫不上名字的地方。只要想去看海,那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我对大海似乎总有某种说不出来的喜欢,喜欢看海边的人群,喜欢在海边看日落,喜欢海风,喜欢那种海腥味,这是某种陌生,某种孤独。似乎只要有水,就能够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有水中的倒影,有波涛起伏的海面,有夕阳西下在海面散发的余光,还有同样漂泊异乡的游子身上的气息,它们是为数不多不会被人群所挤压掉的东西。那样的独立,那样的特别,又那样的陌生,每一次都能够给自己带来不同的体验。

兴许就是这份不一样的体验,让我心生欢喜,仿若遇见了自己的同类,某种陌生,新的,同样格格不入,却又能够宽容万千笑语,热闹却也孤独。兴许就是有着这样的一种情愫在,我越加的难以接受人群的热闹和拥挤,越加厌恶寻常和重复的日子。每一天,明明可以不一样,却不得不接受和选择重复的日子。这是人们自己给自己的枷锁,明明没有人喜欢被束缚却依旧选择屈服和妥协,这是我不喜欢的部分。

也就是这样,我的工作似乎总是不稳定。自辍学以来,我已经工作了四五年了,断断续续,都像是在追寻,在证明,在了解自己,同时也在塑造自己。没有意外,没有惊喜,没有答案。我依旧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但关于不喜欢的,和讨厌的,越来越清晰了。

成长是什么?在20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今,在25岁的年纪,却不得不去想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经历就是我的成长历程,成长不是选择某种生活,更不是选择,也不是追寻答案,而是经历,每一步,每一座城市,都是成长的一部分。这些过去,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力量,是我们需要告别的过程,是不断选择之后面对的现实,是告别,是孤独。

以前的我太固执了,总以为答案是最主要的,结果和目的是我追寻的,可是,当我回首过去,我发现我错了。在这匆忙的人生旅途,我近乎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了。最大的损失是,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我对于这个过程是那样的陌生,近乎毫无印象。这就像,白白活了这四五年,虚度了四五年。

所以,如今,如果你问我成长是什么?我会说,成长就是每一步都好好活着,好好享受,好好的生活。不断告别,不断前行,孤独着,接受,面对,然后试着去享受它,不要逃避,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想着太遥远的未来,一步一步,用力的活着,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能够走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终点的风景。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禅,关于成长,关于孤独,哪怕虚度,它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未曾用心的活过,未能脚踏实地的站在当下,就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


鹿九

2019年11月于厦门

相关文章

  • 我曾寻过那禅:成长,孤独。

    记忆中,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怎么学会成长。可能在父母看来,吃饭,长身体,会干的家务活多了,这就是成长,它是不需要学习就...

  • 我曾寻过那禅:禅,如是。

    我曾追逐过风,春风,微风,狂风。谁曾见过风呢?你和我都不曾见过。但是当树叶颤抖时,便可知,风吹过了。当衣裳鼓动,每...

  • 我曾寻过那禅:信,不信。

    在讨论信或不信之前,我先讲个故事,关于耳钉的,关于童年,关于我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个我尚不曾说与任何人听的故事。 ...

  • 我曾寻过那禅:“鸡汤”,“治愈”。

    “励志”原本是褒义词,但自从出现了大量这种类型的书籍之后,就有了“鸡汤”这一别称。自此,“励志”在书籍类目中的地位...

  • 我曾寻过那禅:意见,建议。

    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似乎总是能唠唠叨叨说一大堆的那个人,不论是出于某件事,还是因为某个人,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是希望大...

  • 我曾寻过那禅:读书,生活。

    很多人都说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事实上,如果不是自己的生活不够有趣,或者换句话说如果自己不是一个有趣的人,的确,读...

  • 我曾寻过那禅:彻悟,痛苦。

    之所以想谈谈彻悟,很大程度是出于今天看到的某篇文章。文章是关于一些所谓的名人名言。现在的人似乎很吃这一套,或者说任...

  • 我曾寻过那禅:自我,欺骗。

    我最近似乎出现了幻觉,常常能够看到另一个自己,他在不停的咆哮,向我的沉默发起反抗。他好像急于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

  • 我曾寻过那禅:勤劳,致富。

    “勤劳致富”这个词早在很多年就耳熟目染了,但那时候,更多的我只知道勤劳,而对于致富并没有什么概念。那是童年的经历了...

  • 我曾寻过那禅:自己,自性。

    人生中,很多次被问到,“我该怎么做?”这类的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或者说作为旁观者而言,不敢轻易地给出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曾寻过那禅:成长,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wa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