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曦对陈教授吐了吐舌头,“我不是想着今天再来看你嘛,来看看我给你带的早餐。”她拿了碗把银耳莲子羹倒到碗里,又拿了汤匙。她挑了挑眉,对陈教授揶揄说:“要我喂你吗?”
陈教授翻了个白眼,“你倒是喂啊。”
伊曦舀了一汤匙,作势要喂她。
“别别别!我自己来。”陈教授接过去,喝了一口,“咦,这个银耳羹怎么这么滑,入口顺滑,直接滑进喉咙里了。好吃!手艺不错嘛。”
“那是,我的手艺怎么可能差。这个银耳羹这么滑是因为我是用新鲜银耳做的,小时候在寺庙里吃过师父做的,后来在家自己做发现做不出来这种顺滑的感觉,就去问了下,原来用的是鲜银耳。怎么样,我对你够好吧?”
“这样呀。当然好了,你可是我见过最贴心的学生。”
“嗯哼,那可不。啊,碧琴你住个院带这么多书!”
“住院太无聊了,只好看看书解解闷。”
伊曦顺手抄了一本《把栏杆拍遍》,看起来不错。“你慢慢吃,保温壶里还有。”她那些书坐到床边的椅子上看了起来。她从小十分喜爱阅读,但也有个毛病,看书十分容易入迷,入迷到什么程度呢?忽略外界——别人叫她,她是听不见的。
所以,当一帮医生过来查房的时候,她完全没有注意到。沉浸在辛弃疾的故事里,《把栏杆拍遍》是梁衡写的一本散文集,书中的第一篇散文就是《把栏杆拍遍》,写的是辛弃疾。
王主任看到有个陌生面孔这么早就来了,坐在一旁看书,陈教授还在吃着银耳羹,以为是陈教授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知道她生病的事,回来照顾她了。他笑着问陈教授:“陈老师,这就是你女儿吧?长得真标致。”
陈教授笑了笑:“我女儿还不知道这事儿呢。这是我学生。”她知道伊曦看书的时候叫她她是会自动忽略的,这么多医生进来了她还没反应,她干脆拍了拍她,“伊曦,这是王主任,我的主治医生。”
看书看得正着迷,肩膀突然被拍了一下,伊曦有点愣,她抬起头,看着陈教授,眉毛挑起,杏眼变得更圆了,双眼皮很深,眼眶骨清晰可见。陈教授示意她医生来了。她食指夹在看到一半的那页,把书合上拿在手里,站起来,“医生您好。不好意思,我看书有点入迷。”她笑了笑。
“陈老师,你这学生不像是学工商管理的啊,倒是像学中文系的。”王主任对伊曦笑着点了点头又对陈教授说。
陈教授跟伊曦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了。“王主任你眼神真好。这孩子第二志愿就是中文系,要是不学工商管理她就去学汉语言文学了。这学了工商管理呀,也是我们院出了名的才女,管理学院辩论队的主力呢。”
“辩论?这孩子看起来没那么犀利呀,文文静静的样子。”
“犀利?哈哈哈这个词用的好。犀不犀利你以后就知道了。”
伊曦在一旁听着他们谈论自己,有点无奈。从小到大,刚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文静的女孩子,她真的很无语,哪里看出来文静了。
她百无聊赖地到处乱瞄,发现了一双眼睛。这帮来查房的医生清一色都戴着眼镜,除了一个人。他很高,目测有180+,但是在一群人高马大的外科医生中并不显得高,倒是有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应该是实习医生,目测有一米九。他手里拿着什么,另一只手拿着一支笔,白大褂口袋上还别着一支笔,平静地看着陈教授和王主任聊天。他戴着口罩,伊曦只能看到他的眼睛,不知道长什么样,不过有这双眼睛加持,再丑也不会丑到哪去。真想看看摘下口罩长什么样,这双眼睛真的太好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