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而这些里的潜规则,往往可以成就一个行业,养活一批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潜规则,所以才会发展。我已经从事我所在的行业两年了,但是我现在看到是,我以为我能把自己的专业修好,就能在这个行业名扬,但是我想错了。需要太多的东西,而且往往是需要用时间熬出来的,因为时间,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经历,因为时间,可以让你认识更多的人,因为时间,你可以认识很多政府的人,你也会拥有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学生。所以时间是个好东西,而且,我们行业的专业知识就是那么多,往往需要融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即使两个人的专业知识都一样,但是境遇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给人的感觉,可能一个更专业,另一个更行外。现在今天来的两个专家就是这样而非。两个都是博士,他们所做的,所说的,其实我都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他们的年龄,他们的学历,让他们达到那个位置。就是感觉名不符其实,我确实承认,因为他们经历过,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所说的话没有自己的真实经历,我没有底气,但人家同样说的话,就是有底气,有自信,因为人家经历过。所以我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最后拼的是人脉,经历,他会和我们说那些著名的人,有名的政府官员,嗯嗯,那些人我都知道,但是我不认识。是的,不应该去沮丧,不应该气馁,我们只需要努力就好,我们现在的阶段,刚进入行业,那么就要多读书,多看案例,然后多研究,把基础打扎实,真的有一天,机会来临,我们只需要临门一脚,就可以让自己慢慢成为敬仰的人。
今天是某种意义上的动员大会,我不知道其他企业是什么样的,但是很多时候我感觉,这样的企业有病,得治。但是又无能为力。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就是公司办活动,本来时间很充裕,可以按部就班,一步步做出来,在活动哪天可以达到很完美,也就避免出现很多错误。可是我所在的公司并不是这样,总是在活动的倒数一两天开始加班加点做事情,好像这种事情就没有准备时间,但也总是在第三天活动准时开始,实在让人恼火,中间当然也会出现失误,但是不大,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呀。就好比小学生放暑假一样,总是在最后几天开始补作业。我在想这种方式到底意义在于哪里,是否可以从容不迫完成某项活动。同样的事情,今天又发生了,我们在申请一项荣誉,这项荣誉到了最后阶段,暗访阶段。之前的情况就是懒懒散散,让人感觉实在难过。当然这项活动的发周期比较长,与以往的活动又不一样。所以我在想或许这种方式是可以的,如果按照我之前的想法就是,所有的人都应该按照要求去做,然后接受检查。因为平时不养成习惯,关键时刻又怎么会有优秀的表现。但是,如果一味着让某些人处于紧绷状态,也是不现实的,一定会有疲劳期。因为是人不能一直处于鸡血状态,所以我认为有时候的百日誓师,最后奋战30天,提出的口号是有意义的。攻坚战到了最后时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