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英国的纪录片《人生七年》,1964年英国BBC电视台集合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七岁儿童,以一系列独特的视角每隔七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54年过去了,曾经天真浪漫的孩子现在已是花甲之年了。而该片的意义也远远超过当初的预期,它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去探寻。
01 人生要提早规划,才能少走弯路

John 、Andrew 、Charls 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三个孩子,他们从小就目标清晰,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中学,上什么大学。而来自福利院的保罗和赛蒙他们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当导演在14岁问高富帅三人组毕业之后要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能很坚定很明确的说出自己想要做什么:John要当诉讼大法官,Andrew要成为一名著名的律师,Charls说自己会在电视台爬格子。后来的几十年,他们一 一实现了当初的目标,并且逐步成为行业内顶尖的人才。

保罗7岁时被问到长大后要做什么,天真的他说工作前会到处走走看看,看下有没有发现什么,他没想过要继续上学,对未来也没有目标,更加没有规划。21岁时保罗在一家冷冻厂工作,多年后,冷冻厂倒闭,保罗无奈又去当了一名叉车工。
人生提早规划,你就有目标,知道自己要往哪走,往哪个地方发力。遇到困难,感到焦虑时,如果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往哪走,要得到什么,那么人就会迷茫,更加容易放弃,很难得到多大的成就。也可能如Neil一样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弯路,到老了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随意而安,一切随缘这种想法只是无能的人逃避现实的借口,他们不敢想,懒得动,更加没想过去争取。
于是他们也只能随随便便的凑合着过一生,无法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
流浪多年的Neil在半百之年回首往事说:“人的一生很短,你要尽量去让它发光发亮。”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终究是要归于黄土。当你弥留之际回忆这一生,是充实无憾?还是迷茫悔恨?
由此刻的你来决定。
02 如果说通往梦想有捷径,那么一定是坚持

我们在感叹John三人人生之路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他们背后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们三人也拥有同一个品质,那就是坚持。他们几十年都在朝着自己最初的目标前进,没有中途放弃,也没有想过转行,而是愈加坚定。
John从律师助理到大律师再到皇家御用大律师、诉讼大法官,一直践行着自己当初的目标。
Andrew从律师到公司合伙人再到大公司法律顾问,因为本领过硬,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大规模裁员,Andrew毫无疑问的被留了下来。
charls从编辑到编剧再到电视台导演,他也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直在坚持,没有改变最初的目标。
Tony 当过骑师,开过酒吧,开过银行,开出租车。很多人都说羡慕Tony,因为他说过的梦想都实现了。假如Tony没有三心二意,没有放弃,而是坚持着一个目标同时兼顾其他的,那么他能得到的远比现在更多,或许晚年的他也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用再开出租以维持收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在一个行业做到顶尖,必须要有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
03 对孩子的教育是最不能打折扣的事情

“你不可能确定孩子们永远衣食无忧,但你至少可以肯定一旦让他们接受了好的教育,那是别人夺不走的。”
赛蒙在20几岁的时候想当一名体育老师,可是由于没有大学学历被拒绝了,后来他就去了建筑工地砌砖,到了50几岁因为市场变化还有身体原因,在老人院做一些修葺的工作。
现在很多人都鼓吹释放天性,让他们在该玩的年纪尽情去玩,而不是被各种培训班学科作业束缚。但是孩子的心智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刚开始要形成,很多事情他们根本判断不了,他们想的80%的东西都是关于玩。而身为父母应该懂得什么是对孩子有益的,引导他们去做,不能太由着孩子任性。
不要让孩子长大后后悔自己年少无知,没有多读书。不要等机会摆在他面前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
读书没用这句话荼毒了中国好几代的人,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往往是那些没读过什么书的人。于是有些很傻很天真的朋友就信以为真,或者刚好给自己的懒惰不思进取找到了遮羞布。

在教育上,也极大地反映出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穷人思维是明明有经济实力能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但是他们宁愿去换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觉得学习靠得是自觉,一般般的学校也能出状元。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好学校好资源,付出和一般学校学生同等的努力,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一般学校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赶上好学校的学生。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一定要重视教育。
04 女人一定要有份工作,你的人生才会精彩
杰基单身离异独自扶养三个儿子,没有工作,靠着政府救济金和前婆婆帮扶才勉强度日。而到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后,政府决定不给杰基发放救济金,大半辈子都没有工作的杰基只能依靠未成家的两个儿子照顾才得以生活。
家境优越的苏菲和上流社会安德鲁的妻子,这两个女人因为嫁了个好老公,一生无忧,只管相夫教子,过着大部分人羡慕的富太太生活。但是等到孩子逐渐长大,开始离家上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苏菲觉得自己不能这么闲着了,得找个事做。而安德鲁的妻子也觉得如果现在有份事业该多好,但是到了50几岁的年纪明显的力不从心。

而苏珊在年轻时有一份高薪的导游工作,后面结婚成了家庭主妇,但是后来离婚后,她变成了一个单身妈妈,于是她开始重新工作,从行政人员到小管理员再到牛津大学某专业的负责人,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却成为了大学管理者。看过片的人都知道,苏珊的容貌是几个女主中最年轻,变化最少的,也是心态最好的一位。每次采访时,苏珊都很开心的介绍工作上取得的进步,可以看出她爱这份工作,以这份工作为豪,工作带给她无法替代的成就感,也填补了单身妈咪感情的空白。

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女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穷人可以借此获得收入,富人则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
有事业的女人自己会给自己安全感,依附男人生活的女人虽然洒脱轻松也算幸福,但是其实内心永远都缺少安全,虽然足够信任,但是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如果男人离去,没了生活来源,没了依赖,而自己又没有事业,甚至连工作的能力都没有,以后的生存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有事业不仅能让女人活得有底气,活得有自尊,更多的是给自己安全感,有没有男人都能活得精彩。
最后引用Nike的一句话送给你们
“要想维持现状,就得不断前进。”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