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旅游打卡的真切感知

对旅游打卡的真切感知

作者: 夷水童言1 | 来源:发表于2021-05-21 17:21 被阅读0次

打卡的原意是指上班考勤签到。不知什么时候,是什么人将“打卡”引申延用到旅游这一特定的语境中,迅速得到了共振认同,并在网络中传播开来。其衍生意思为看过留名,就相当于签到的意思一样,好像是一个日常的行为,表示自己知道了、看过了、来过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记录。

以致“打卡”成为一种圈层文化理解与获取认同的记录行为,成为一种网络热门词汇。

相信,凡是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大都自然而然、或多或少沿用过“打卡”一词。人人喜欢沿用“打卡”一词,除却因为打卡一词简练且直白,其中又有那么一丝俏皮戏谑的成份意味,契合了底层屌丝的某种心境。但要成为一种网络流行用语,上述理由显然还不够充分,个中定有能引起人们同情共振、触动灵魂的东西存在。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一不小心加入了一次组团旅游。于自己说来,此次参团旅游的最大收获倒不是旅游本身,而是跟团在不同景点的游览过程中,自认为领略、感知到所谓的“打卡”之所以能引发人们同情共振、触动灵魂的东西是什么了!

才清晨六点,大家伙已经起床各自收拾停当,匆匆忙忙在宾馆自助餐厅吃过早餐,等候在宾馆大堂。宾馆门口过道,还有停车场挤满了前来接游客的旅游大巴、中巴,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操着五花八门不尽标准的普通话呼朋唤友,纷乱的在车海里找寻着属于各自的车辆,一派的忙碌嘈杂……

七点,我等一行找到并坐上了属于我们的一辆旅游中巴。从宾馆到旅游景点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辆起动后,负责本台车的导游开始再次核实人数,说明今后几天的游览行程,介绍将会到达景点的基本情况,着重强调了景点内将会产生的乘坐摆渡车、缆车等景点小交通的费用。

此时,算是明白了:我们一行乘坐这辆中巴车的这二十个人,就是今后几天捆梆在一起的旅行团队。二十个人伙同一起,来自不同的地方,被导游人性又温馨的命名为一号至四号家庭。同时,被告知正式组团前缴纳的住宿、生活、景区门票费用并不含景区内的小交通费。导游介绍完情况,每位团员又微信转账交纳了599元的小交通费。人人都很爽快配合,没人顶真去问询这些小交通费的具体组成。

明白了团队人员的组成情况,知晓了今天游览的线路,缴纳完该缴的费用,我们一行也到了今天应该游览的第一个景点的大门。

下了车,导游挥了挥手里握着的在车上收集的二十人的身份证,告诉我们,他先去买票(也不知是买门票还是小交通票),又随手指定景区大门旁的某个方位,让我们到那个位置等他。

从停车场到景区门口,除了车就是人。一眼望去,眼里只有攒动的人头或戴着式样各异太阳帽的人头,还有飘扬在不同人头之上绿的、红的、黄的象征不同旅游团队的小旗。

初夏的阳光已经含带了相当的幅射热力,太多的人挤候在景区门口,身体从开始被阳光温暖包裹的感觉,很快过渡到一种挥之不去的燥热。本来轻松快意的心情也渐渐变得焦躁不安起来……

等候快一个小时了,还不见导游返回招呼我们。性急,挤过人群去往售票处找寻。但见售票大厅一字排开五六个售票窗口,窗口的装饰风格居然与银行的对外现金窗口完全一样。一米多高的柜台上,厚重的防弹玻璃将大厅与售票工作区完全隔开。每个窗口前都等候着十几二十个购票的人,从他们手里都握着一把的身份证判断,他们大都是不同团队的导游。

也难怪等了快一个小时!因为购买个门票(也可能是小交通票)是需要实名的。按每个导游购二十张票计算时间,怎么也得十来分钟。一则每张身份证扫描需要时间;二则为体现社会对六十岁以上旅游消费者的关爱,票价优惠,但另行登记需要时间;再则因为厚重的防弹玻璃阻隔,又为售、购票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带来不畅,耽误时间。如此,太多的旅游者挤等在景区门口一个多小时也就自然而然了。

不就一个普普通通的旅游消费,犯得着大费周张的人人实名吗?反正,我是没有看到其实质意义所在。浪费所有人的时间,影响人的心情,耗损大量的资源倒是显见的——不知道,这可不可以定义为:内卷!

过了十点,我们一行终于进入景区大门,坐上摆渡车,再过安检乘坐缆车上达山顶,又步行了四五公分钟,再排队十来分钟坐上摆渡车到达今天的第一个景点。在人挨着人、人挤着人的场景中,踏上观景步道,慢慢随着人流开始了游览……

一整天,就在等候、步行、排队等缆车、等摆渡车、观景的循环中打卡。至下午四五点钟,中途没有片刻休息,也就游览了相距不远的三个景点。人已经感觉疲劳得像拉了一整天磨的老驴,一屁股呆坐在景区的公园椅上,木然望着一波又一波涌进景区的人流,还有目及范围内与自己一样横七竖八瘫坐在不同位置的游客,心绪茫然……

这难不成就是自己向往的旅游?就是中国式旅游的本真?或许,大多数的国人认为旅游就该是这样的,也只能是这个样子的。

但可以肯定,那个发明将旅游与上班打卡签到等同视之,并戏称旅游即是打卡的人,对旅游的理解,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样子。

旅游是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境况远远超越了求存状态,有闲遐的时间,有富余的财力,开始从精神层面去找寻人生的意义;是在工作生活的忙碌之余,去体验、享受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一份休闲与慵懒,以富足每个人人生阅历的不同体验。怎会是我等当下急急如律令样,被裹胁着,没了自由、被动且机械的走马观花。面对雄奇的自然风景,处处打卡留影,仅仅只为体现自己来过了、看过了、知道了;以期获取到能供自己在朋友、熟人面前有炫耀意味的八卦谈资而以,如此旅游所承载的意义实在低廉得可悲可叹!

人作为从自然界进化出来的一个物种,亲近溶入自然,是人性本能的回归,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放松,以致有哲人总结,溶入自然是人感受到幸福的要素之一。中国式的组团旅游,与大自然的接触,实在不算是“溶入”,顶多是“挤进”。

结论我们当下的旅行是“挤进”式与自然接触,一是基于旅游过程本身;二是基于旅游消费者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资本不论投入多少进行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妨碍人们认定这些资本,事实上垄断独占了本该属于全体国民的自然资源。

在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大旗下,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跑马圈地在华夏大地应该已近尾声。旅游作为人们某种生活方式组成,是人类社会演进到现阶段,人们需要从精神层面找寻人生意义之所在。但现实的旅游(旅行)理念及架构,让每个旅游消费者能主动选择的空间极其有限,更多是受浅表型的从众心理支配,和被动屈从现有的条条框框……

这,大概是将旅游与上班打卡签到,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事联系在一起原因所在——没有选择、无可奈何!

相关文章

  • 对旅游打卡的真切感知

    打卡的原意是指上班考勤签到。不知什么时候,是什么人将“打卡”引申延用到旅游这一特定的语境中,迅速得到了共振认同,并...

  • 真切地感知,原来——

    曾经的历史沉淀在脚下,脚下 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千百年来 变换的是人,不变的生存规则 对错存在于学校,而社会的安排...

  • 回到当下,真切感知

    母亲卧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方圆二十平米围侍萱亲,“乌鸟私情,愿乞终老。”是我自我选择又现实困顿的人生真相。 起初...

  • 随笔

    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那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对这个世界的原始感知。

  • 【Day 01】对感知的感知

    引言 不论是李晓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还是他的课(写作)都给我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第一课的意外之喜 ...

  • 感知觉打卡

    3组 刘美芹 江苏南通 2017 年 8 月 25 日 [拳头]身修家和 美丽中国 打卡第1天 地方...

  • 对距离的感知

    本想和朋友们说,这两天出趟远门,话到嘴边了,又感觉不大对劲。一天时间就能到的地方,能算上出远门吗? 曾经出个省感觉...

  • 对秋天的感知

    在卫星湖,此刻已是傍晚时分,重庆的下午六点的深秋已然将迎来天黑时刻,我就是在这时候下了车。这一班长途公交直接将我从...

  • 对累的感知

    最近,我在社区做志愿者,帮忙录入信息、打打电话什么的,昨天洗漱的时候我感觉有点累,然后我有一个疑问: 明明上班时候...

  • 对选择的感知

    what 终于考完试了,应该可以考过,不过和我的预期相差有点大,有些失落和沮丧,因为考试结果与工资直接挂钩,所以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旅游打卡的真切感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nw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