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在2018年的最后一周、在2018年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上,我想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
首先我想和大家回顾一个看似离题万里的问题:人是怎么来的?今天大家都知道,人是由雄性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由雌性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这是我们每个个体最初的起点。有趣的是,所有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是这么来的,不同物种之间的区别,无非是DNA链上遗传信息排列和染色体数目多少的区别。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和老鼠其实没什么本质差异。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人类凭什么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竞争力的物种呢?是因为我们有高度的分工协作能力吗?似乎并不是,因为高度的分工协作,在很多群居昆虫中,实践得并不比人类差。在南美洲有一种“阳伞蚁”,巢穴中专司生殖的蚂蚁,能让一个群体数量达到200万的规模;专司建设的职蚁,能建设四通八达的底下宫殿,巢穴深度可达3米以上;它们甚至有自己的种植业,有一类职蚁,会把树叶嚼碎作为肥料,培育一种菌类植物作为蚁群的食物。蚂蚁这个物种中甚至有兵蚁这样的职蚁,它们战斗力强大,会对别的蚂蚁巢穴发动战争,将其他蚂蚁巢穴中的卵掠夺到自己的巢穴中,孵化后将这些蚂蚁当做奴隶使用。可见分工协作能力并不能成为我们和其他物种的清晰界限。那是因为我们有强健的体魄和发达的大脑吗?似乎也不是,因为我们的体魄,强健不过老虎、猎豹、大象,我们的脑容量也不比我们的近亲黑猩猩多多少。所以,我们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并不具备什么绝对的优势。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人类的今天?
答案是:人类有一套独创的进化方式,那就是通过文化实现进化。今天的人类和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智人,在身体结构上几乎没有差别,但今天人类的文化成就,却仿佛是按了进化快进键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就像是人类的另一套遗传基因,只不过不是以生物学的遗传方式进行。
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我们今天已知的所有学科、我们的道德观念、我们的技术创造都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能像基因一样自我复制,文化通过广义上来说是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教师如果听到或看到一个精彩的观点,他把这一观点传达给他的同事和学生。他写文章或讲课时也提及这个观点。如果这个观点得以传播,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观点正在进行繁殖,从一些人的大脑散布到另一些人的大脑,就如同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如同我们每天课堂上发生的事情。
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升级文化、运用文化,这就是人类独创的进化方式,也是人类在生物学上不具备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能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竞争力物种的秘密所在。文化是人类物种存续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而我们所有人的学习之路,就是我们通往未来的进化之路。不学习,人类文明就有可能停滞乃至倒退,我们作为物种的优势便会逐渐丧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最本质原因!
以上是我阅读了一本书的思考与体会,这本书是我2018年读到的最震撼的作品。我在这篇演讲中所用到的材料,只是这本书的边角料,真正震荡三观的内容,这里并没有涉及。在此向各位老师、各位高中同学推荐这本书,它就是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成名作——《自私的基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