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从词义来看,就是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只能用于“我感到孤独“,“我很孤独”这样的自述。为何孤独,因为我和外界格格不入,因为我们的悲欢并不相通。所以才有“一个人的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这样精妙的总结。节日的庆贺在我眼里是嘲讽是多余,别人的成双入对关我何事,这样的孤独说到底只限于个人情感和温饱。还有一种孤独更教人犯愁,那就是“举世皆浊我独清”,心里的报复和认知不为他人理解和认同,仿佛一叶扁舟误入了一个搅不动的泥潭,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这两种孤独对我们混乱的生活贡献最大。
严格来说,还有一种孤独很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抑郁症”群体在病理和心理上所感受到的孤独。他们在自身的泥沼中艰难行走,旁人尽最大努力理解他们就已经是给予他们的最大善意。可能我们始终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我们得相信这种孤独的存在,是非常致命的。愿他们能早日走出孤独和病痛。
人类的孤独综上可见,所以弄清楚孤独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我所谓的孤独是不是真的孤独,即我究竟孤不孤独。前文已经说到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一个人的孤独自然是由他自己说了算。但孤独这个词我们用得太频繁了,让人有点信不过。如若想从旁人口中得到一个“你确实很孤独”的评价,又无根无据,实在可笑。所以,我们对孤独的认知是否精准,还得打个问号。
在我看来,我们还是尽量少说自己很孤独吧,尤其是第一种孤独。因为孤独是很难被理解的,倒不如说我很无聊,很痛苦或者空虚寂寞,倒更直入主题,于是你还能很快得到一个解决方案,例如带你去参加一个热闹的派对,相信你立刻就会感叹人间值得,应该及时行乐。但如果你讲自己很孤独,那你是需要人陪着,还是需要谁走进你心里清洗某个伤口呢?我们会很困惑的,想想还是算了,我们帮不了你,而且估计不用我们帮忙,你第二天便又是活蹦乱跳的样子。是的,孤独在别人眼里就是一种顾影自怜的倒霉样,不值一顾。但也怪不了我们,是你自己都没搞明白究竟孤不孤独。
除了喜欢把孤独挂在嘴上,我们还爱劝自己“享受孤独”。仔细想来,这种做法确实靠谱些。因为孤独是属于你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看得到摸得着,如果旁人帮不了你,你又闯不出它的包围圈,那“享受孤独”倒不失为良策。据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享受孤独的过程会帮你渐渐忘掉孤独。当然我得重申一下,我并未感到孤独,顶多是享受独处。独处对我而言,和孤独还是有些不同的。独处是主动的,而孤独是被动的。
到这儿你是不是想说,孤独就这么不堪吗?为何非要和孤独撇清关系?我的回答只有:孤独到最后却还能快乐,那我就未曾和孤独蒙面过。感到孤独并不意味着失败,只是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从我不快乐到我感到快乐,只差一个我要快乐,无非就是一个选择。
所以,干脆忘掉孤独吧!只需简单任性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