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哲学的道家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00:08 被阅读0次

与“道德哲学”的儒家不同,道家是“思辨哲学”,以擅长理论思辨著称。老子《道德经》一开头便体现出这种思辨特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开创者,道家率先系统地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源-本体论和一整套哲学概念、范畴,并以理论思辨的形式,相当完整地构建了一个由宇宙自然到社会人生、从“天道”到“人道”的哲学理论体系。而籍着建立了这套哲学理论体系,道家得以棋高一着地拥有了比儒家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更为系统完善而有力地阐明了自家“自然无为”的核心主张并足以与儒家对立抗衡。

儒家“罕言天道”,只言“人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因此先秦儒家在宇宙生成论、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理论思辨方面付之阙如。而道家则一创立便喜言天道,并以“道”贯通天、地、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它派生万物,却自然无为、客观独立地主宰着天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

可以说,当道家把统摄宇宙一切的“道”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时,便已充分显示了道家的高明和深邃睿智:“道”既然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则道家的“道”必然高于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主宰着“仁”,那么由此创立的道家学派也必然高明于儒家及其他诸子百家。由此,道家不仅率先揭示了“道”作为宇宙的客观规律,还立于高处、傲视百家地创建了以“道”为核心的自身学派理论体系,从而把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

在建立自身哲学体系的过程中,道家还提出了道、气、自然、朴素、有无、动静、虚实、祸福等一系列概念范畴,并给人们提供了对立面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二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有无相生、大智若愚、祸福相依……诸如此类辩证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哲理智慧,正是道家贡献给世人的,也是儒家在这方面所未能做到的。

毫无疑问,当人们意识到人类只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并把目光和思考范围从只关注人生社会转向关注整个宇宙自然时,人们的境界、胸次、思维等等一切都变得开阔、拓展而豁达高远了。由此,人们可以看到面对浩瀚宇宙时自己渺小的一面,而不再患得患失地执着于眼前一己之私的一切;可以放眼大千世界,而不再终身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人生社会的功名利禄,或探究宇宙奥秘,或怡情山水,或简朴自在、平凡安静地过着自己自得其乐的生活。这就是道家给我们提供的不同于儒家的另一种生命格调和生活方式。从这种生命格调和生活方式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的“诗意地栖居”,感受到人生社会的自在舒展与丰富多元。“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鱼因忘情地畅游江湖而悠悠哉哉,人因忘情地顺任自然而自由逍遥;与其在困境中相濡以沫,不如忘情地畅游江湖自由自在。而在这样宽松自如、豁达自在的氛围和境况下,人的创新力、创造力、创意等等也随之得以焕发和产生。

原載《管子學刊》2019年第3期

相关文章

  • 思辨哲学的道家

    与“道德哲学”的儒家不同,道家是“思辨哲学”,以擅长理论思辨著称。老子《道德经》一开头便体现出这种思辨特色:“道可...

  • 五种研究方法2018-01-24

    五种研究方法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方法就是思辨。思辨可以有三种形式:演绎式思辨、归纳式思辨和顿悟式思辨。哲学的研究,...

  • 《读书笔记》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10)

    长不大的道教,思辨的佛教 前言 中国哲学史上,道教一直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作为哲学的道家是一个出世、崇尚自然和简朴的...

  • 人生哲学——《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十三)

    今天读的是十五章。 公元3 世纪、4世纪的新道家把《易》当做思辨哲学的三部主要经典之一,另外两...

  • 哲学的思辨

    太极思辨 徐怀清//文 关于世界的本源和终极认识,人们曾提出了无数的假设,唯物辨证是比较时髦的说法。唯物主义也不为...

  • 研究方法

    一、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思辨。思辨可以有三种形式:其一,演绎式思辨。就是通过一定的概念、范畴、体系对新...

  • 对中庸的误解

    《易传》和《中庸》代表先秦儒家形上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公元3世纪、4世纪的新道家把《易》当做思辨哲学的三部主要经典之...

  • 碎碎念——随想

    今天听一位教授讲《哲学智慧与教育人生》。我有一种感觉,研究哲学的人需要有思辨的精神。而这种思辨的精神使得这些与哲学...

  • 庄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哲学:自然的哲学! 孔子的哲学:社会、人、伦理的哲学! 西方的哲学:思辨的哲学! 庄子的哲学:个体生命解脱的...

  • 苏格拉底的幸福哲学

    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是通往智慧和幸福的最佳途径。 哲学来自于思辨,没有思辨就没有心灵的感知,也不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辨哲学的道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zd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