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作者: 真zhen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06:08 被阅读0次
《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第六、七节)。


这两节阳明先生分别回应了顾东桥关于致知、明德与穷理的关系,对诚意、致知、格物的论述观点,致良知的内涵与核心等方面的质疑与思虑。
先生首先声明他谈论致知、格物正是为了穷理。心是一身之主,心之虚灵明觉即良知,良知顺应感受而触动即为意,有知才有意,知为意之本体。意是作用在物(即事)上的。因此格物而致知,致知才能诚意。“格”字本身还兼有“正”的意义。格物与“致、诚、正”是完整而严密的整体功夫,是不可分割的。而“穷理”则包含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功夫。均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2021-01-09

    【打卡天数】:第968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10

    【打卡天数】:第969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07

    2021-01-06 【打卡天数】:第966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最近听课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老师旁...

  • 2021-01-08

    【打卡天数】:第967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圣学发展的沉浮,正是人心沉浮的折射。人心的沉浮扰乱纲...

  • 《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第六、七节)。

  • 47《传习录》里的《易经》

    姜忠学的心学课(抖音)学习笔记 三、《同修传习录》专集 第44 :《传习录》里的《易经》 邓艾民注版本《传习录》第...

  • 167克私意之一“不执着”(2022.7.8)

    初识《传习录》第338天(第167条与第102条合并学习,笔记相同) 内容:《传习录》中卷 《 答欧阳崇一》 第1...

  • 【阳明学苑】最新报名通知

    【阳明学苑】最新报名通知 一、【传习录】第11期报名: 1、【传习录】3月1日开课 2、【传习录】单期500元 3...

  • 167良知与见闻的关系(2022.7.4)

    初识《传习录》第882天 内容:《传习录》中卷 《 答欧阳崇一》 第167条 时间:2022年7月4日星期一 志愿...

  • 167圣人之学与生活不冲突(2022.7.2)

    初识《传习录》第880天 内容:《传习录》中卷 《 答欧阳崇一》 第167条 时间:2022年7月2日星期六 志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e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