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了135天每天的时间使用记录,有几点收获:
1.你把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
2.时间可以分为消费时间与投资时间,消费时间带来的是当下的成果,投资时间带来的是未来的成果;
3.记录时间越长,越容易感知到时间的价值,时间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也减少了时间浪费的情况;
4.每个人都是公平的24小时,那为什么大家的成果不一样呢?抛开背景资源等外界因素外,我们每个人可以掌控改变的激就是时间结构(你把时间花在哪里)、做事效率(同样的时间,效率决定成果)、大脑创造力(时间有限,但是大脑的创造力却是无限);
5.梳理出自己与时间的关系认识,比如晚上的睡眠不能低于8小时,否则白天就有点低效;比如阅读1小时,就需要休息或者换一下内容;比如与人聊天控制在2小时,再多就没有了聊天话题;
6.固定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时间越久价值越大;比如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所以我也给自己慢慢形成一些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习惯;
7.要改变自己或者在未来有更大的成长,那就把时间多花在让自己值钱与成长的事情上;比如保持阅读写作习惯、与有成果的高手学习习惯、健康作息习惯……
8.要在某一件事上取得成果,那就在时间上投入,在行动上投入;
9.记录时间后,当我沉浸在刷视频或者小说时,超过1小时后我就自动感觉不舒服,感觉我在时间流逝中有很久没有做点有价值的事了,然后就会自动回归到应该做的事;
(不过这个能力还在提高中,还是有失败案例)
10.除了当下的时间感知,也同时会思考更长纬度的时间;比如会想想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自己会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是对于未来规划的一种能力训练,想多了清楚了行动的动力也就越强烈了[庆祝][庆祝][庆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