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论语学习心得28:学习历史,就是面向未来

论语学习心得28:学习历史,就是面向未来

作者: 树先生1988 | 来源:发表于2022-05-31 18:40 被阅读0次

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以预知吗?”孔子说:“殷代因袭于夏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袭于殷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亦可考而知。将来有继周而起的,纵使一百世之久,我们也该可以预知呀。”

近些年,我们总在说,中华文明史唯一一个绵延5000年未中断的文明。那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文明的延续,到底是在延续什么?

我们先用排除法看看这个问题。首先可以确定,文明的延续不以朝代更替为转移,更不是各个朝代看似“定于一尊”的统治者们。朝代在更替,但文明却没有中断;那么,是语言或者文字吗?好像也不是。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起,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可以说,到了隶书,才有了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字的样子。而语言的演进就更快了,据考,今人的“汉语”,和唐宋的汉语已经大相径庭。所以,语言和文字都不是文明延续的条件。

我们再回过头看孔子说的话,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也就是说,那些继承了周礼的,虽然传递了百世,依然是可以预期的。所以,文明的延续,在于“礼”。

周礼是什么呢,周礼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后世无论那个朝代,都是对周礼的延续和再丰富,因此,哪怕中华民族演进到了21世纪,依然可以说,“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我们学习历史,就是面向未来。

我几年前曾给自己立下志向,要用几年时间,把资治通鉴通读一遍。现在,才读完了第四本,但感触颇深。

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大到发展一国经济的问题、处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共同富裕的问题,小到如何处理好职场同事关系、如何做个“好人”等等,古人都曾面临过,并且经过几千年聪明大脑们的持续思考,给出过极好的解决之道。

我们认真阅读与思考这些历史,就要把自己代入到古人的处境去学习。在读到三家分晋时,不仅读这段文字,还要把自己分别代入到韩、赵、魏三家,去分析利益得失。同时,还要把自己代入到韩静公,甚至代入到周天子的身份,站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去看待这个问题。这才是读历史的最大意义所在。

因此,只有读透历史,并掌握那些能够穿透历史的东西,比如礼,比如制,才能掌握真正的智慧。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心得28:学习历史,就是面向未来

    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为人师表,当学之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同时《论语》也是儒家...

  • 《论语》学习心得

    《论语》学习心得 ——关于论语中学习类的阐述 举例(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 2022-04-21

    《论语》《述而第七》学习心得 今天学习了《论语》《述而第七》7.2,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 想要成为行动达人吗?先持续行动100小时吧!

    最近我组织了“21天《论语》学习兴趣班”,活动规则是要求每天学习一句《论语》,写一篇学习心得,不学习的人就会被踢出...

  • 2019-02-01

    《论语》学习第三小组 学员:袁佩英(学习心得之一) 不知不觉59天的《论语》学习已过去,曾记得开始时,感觉有点难,...

  • 贵在坚持,必有收获

    《论语》学习第三小组 学员:袁佩英(学习心得之一) 不知不觉59天的《论语》学习已过去,曾记得开始时,感觉有点难,...

  • 38【案例】背道德经难吗?一我会

    请家人们在下面的评论回复第28讲学习心得。

  • 《论语》学习心得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阴 忽然想起之前买的《论语》诵读本,许久没看了,便拿来重温了下。翻到学而第一篇,...

  • 《论语》学习心得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语之言,能无悦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很直白而又无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心得28:学习历史,就是面向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fy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