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门卫陈大爷的聊天:
我:早啊,陈大爷。
大爷:小周,你也这么早起床。
我:是的,我今天早上5点多就醒了……
大家看一下这个对话:
第1句我问陈大爷早,是出于我的礼貌。
陈大爷回了一句你也这么早,陈大爷可能是出于礼貌,也可能是已经摒弃了本能反应。
我回了陈大爷一句我是早就醒了等等等等,这时的我完全是本能反应,话题拾到了自己身上。
如果是理性的反应,应该是:是啊,大爷,你每天起这么早吗?话题放在了对方身上。
我们人都有一个本能反应,别人说到我们的时候,我们马上就会对这件事情加以关注,我们的注意力马上关注到自己身上。
本能反应并不是坏处,这是我们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首先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才能够让我们存活下来。所以我们人天生就会对自己加以关注。
到了现代社会,基本没什么危险,这时我们最好能够学会关注全局,关注周围,关注对方,这是理性的思考,与本能反应是正好相反的。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对方?为什么关注全局是理性的思考?也可能有一些人会这样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请注意是我们渴望被关注,而我们用的方式是自己对自己关注,这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可是根本达不到我们要的目的。
如何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老子说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得到,你要先给予。你不给予对方,怎么能够收获到对方的关注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对方,满足对方需要被关注的心,然后对方获得了他被别人关注的需求,才能心里平和愉快的开始反馈-关注你。
有人可能会问,那如果我关注了对方,他没有关注我,我不是亏了吗?当然不是。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一个问题。
你的快乐源泉来源于哪里?就是说你是在得到别人回对方的回报之后你才高兴,还是你在帮助对方给予对方的时候高兴。一般认为,得到别人的回报的快乐是满足了自我,这个自我是小我,是反能反应的我,物欲的我。我们一般认为通过得到而产生的快乐是短暂的,而且会因此产生更大的欲望最终自己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烦恼痛苦。这条路行不通,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快乐有诸多限制条件,一是短暂的,2需要得到一些东西。3以后还会产生烦恼。
那另外一条路行不行得通?帮助别人通过给予来达到快乐。首先,通过给予别人来达到快乐,这是一种大我的表现,是理性的。通过给予和奉献,会有一种自我价值感的实现的满足感,这种快乐要比得到回报而快乐,来得更高层次一点。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认为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通过给予别人帮助你会感觉到自己也是被需要的,而且自己的价值感也得到了满足。这样的快乐限制条件要少得多,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所以转了一圈我们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关注了对方并不会吃亏。
但是请注意有一个小细节,给予别人得到的快乐,也是有条件的,需要你帮助别人才能活得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无条件的,它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力量,所以佛教禅宗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就像说,幸福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状态。同样的快乐也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状态。你本身就可以拥有快乐。
言归正传:抛弃自我,并不代表你没有自信,而是能够摒弃你的本能反应,应该能够更加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