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
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
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老子之言,总是让人惊叹。
就像是这一段对于强弱的论述,对于日常的生活来说,是违反常识的。因为在世俗生活中,弱者是被欺凌消灭的对象,强者是被称颂附庸的一方,正所谓,强者逾强,弱者消亡。
那么,老子为什么会说,强者消亡,弱者长存呢?这里面必须要弄清楚一个概念,老子所讲的并不是一事一物,而是万事万物,并不是单一的强和弱,而是概念上的强和弱,是哲学意义上的,讲的是天道。如果要拿这一段话,来死板硬套指导生活,那就南辕北辙了。
那么,这句话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我觉得至少有两点。一就是谦卑。
谦卑就是柔弱的表现,但谦卑并不是真的弱,他更加接近于一种示弱。
谦卑示弱的人是受人尊重的,受人喜爱的。如果你本身很强,而又能卑下示弱,就能得到周围人的喜爱。
周围人的喜爱,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凝聚的力量,就是变强的原力。这也就是强弱之变。
另一点就是自弱。自己觉得自己很弱。这是一种不满,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的弱,认识到自己的弱。自然要想法图强。
反之,自己不认识自己弱,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弱,觉得自己很强,就失去了变强的动力。
长此以往,物竞天择,自然是要变弱,再强也是要变弱的。这也是强弱的变化。
所以,读古人书,不可不深思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