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善于解决人生困境的老师,身边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弟子。这些追随的弟子,每次有什么疑问来问老师,老师总是说:‘要活在当下呀!’
但是,‘活在当下’是多么简单的答案,无法满足弟子的要求,他们总是恳求老师给一个更深奥和更详尽的解答。
这时候,老师就会面有难色的说:‘好吧!既然如此,等我查一查古代的圣贤是怎么说的,明天再告诉你,对于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们一定有很好的答案呀!’
原来,老师有一本大书,记载了古代圣贤最重要的智慧,锁在书房最高的柜子里,由于这本书是如此珍贵,他严禁任何弟子靠近。
第二天,等老师翻过那本大书,弟子就会得到一个充满智慧的答案。
可是,如果有了新的问题。老师又说:‘要活在当下呀!’
弟子不满意的时候,老师会再一次翻阅大书,说出一个充满智慧的解答。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一年一年的过去,日子久了,弟子开始对老师起了质疑:‘老师只懂得一句活在当下,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呀!不像古圣先贤,真的充满了智能。’
一个弟子说:‘老师自己并没有什么智慧,他只知道活在当下!’
另一个弟子说:‘老师的智慧和我们没有什么差别,差别只是他有一册圣贤的书,如果拥有那本书,我们自己就可以当老师了。’
还有一个弟子说:‘这个老师真的太差劲了,我们是来自各地的菁英,谁不知道活在当下呢?这句话轮得到他来说吗?我们想学的是古代圣贤的言论和思想呀!’
在背后议论老师久了,许多弟子都生起了这样的想法:‘等到老师死了,只要抢到那本圣贤书,就可以做老师的继承人,收很多的弟子,靠为别人解决生命的困境维生。’
老师渐渐老了,终于要告别人间了,他并没有指定任何的继承人,也没有把圣贤书交给任何的弟子,他只说了一句遗言:‘要活在当下呀!’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老师死了,弟子不但没有哀伤,反而一拥而上,冲上书房,争夺那锁在最高柜子里的圣贤之书,甚至因为抢夺太激烈,把书柜都打破了。
他们把那本大书撕成好多残篇,才发现那本书根本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只有书的封面留有老师的笔迹,写了四个大字:‘活在当下。’
心若无垢,当下就是净土;心若静笃,当下就是佛陀。
心止于当下,任时光流转不息,你,自安然!
转自闻思修佛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