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总是不乏各种各样的抱怨:
有人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够优秀:“要是当初不选择XX,我现在肯定不会这么痛苦!”
有人抱怨自己的大学不够人性化:“要是给我们少安排一些课程,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社会实践了!”
有人抱怨自己的公司不够称心:“天天熬夜加班,不累死才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抱怨”似乎给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加上了一点调料,让你不至于埋没在社会的浪潮中成为随波逐流的一份子而毫不察觉。事实上,当你不经意地开始抱怨时,恰恰说明此时生活发展的节奏与你个人前进的节奏正在产生差异,造成的各种不顺心正在悄然阻碍着你前进的脚步。假如不及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将会很容易陷入迷茫期而不知所措,或是浑浑噩噩度过每一天而毫无收获。
喜欢抱怨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心中的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总是倾向于幻想美好的场景,想象着自己能在某个理想的天地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幻想背后,现实仍旧残酷,你面前的可能还是你不喜欢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人和事。巨大的反差便使人开始通过抱怨发泄内心的不快,然而生活的节奏却不会有丝毫的停顿。最终,你只好继续让自己深陷生活的百无聊赖中,跟随社会大军缓慢前行着。
事实上,解决的办法也并不复杂,你需要的只是让自己打起精神,好好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根据自己当前的状况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来做出一些改变。
你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够优秀,但你是否有好好地将专业情况与自身条件作一个充分的分析?产生烦躁的情绪是因为学习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目标定得太高远,还是因为专业属性确实不适合你,假如不适合的话与你性格特点相匹配的行业是什么,你是否可以利用本专业的相关技能知识实现成功跨行转型。
你抱怨自己的大学不够人性化,但你又是否真正尝试过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你是否有在求职招聘网上留下你浏览的痕迹,社团活动和志愿实践中又是否留有你难忘的回忆。在你发呆或玩手机的时候又是否有留意过你的舍友其实已经通过打兼职实现经济独立。大学生活可以过得很丰富也可以很乏味,关键在于你做出的举动。
你抱怨公司不够称心,但你是否真正为工作付出过而非应付式地完成?当初选择职业的时候,是否遵从你内心的选择;对你来说,未来它会继续成为你一个谋生的途径还是一个能让你乐在其中的事业;而你又是否有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减小别人的差距,为自己未来的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生活中,好胜心驱使着我们不断同他人竞争,内心的不甘激励着我们不断向更厉害的人看齐,我们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就与别人拉开距离。当事与愿违时,我们会抱怨,但抱怨不可怕,可怕的是抱怨后郁郁寡欢不求上进。
所以,当你开始抱怨时,也是时候停下脚步好好想想了,适当的改变或许会让你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