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作者: 沈小星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19:49 被阅读33次

这是Steven第37篇原创文章

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有时越是把一件事当做是秘密,其实越特么不是个秘密。

1.

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

这两年,感觉自己在这场游戏中被暴露了似的,毫无隐私可言,个人信息感觉大家都知道,给我打电话最多的就是房产销售了,每次我都会和对方聊两句。越发觉得,有时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比自己去研究靠谱的多,除非你的时间不值钱。

我的每一次购房对价格的波动,却不是那么敏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购买房子不管你是刚需,还是投资,都需要符合最基本的逻辑:房子是用来住的。

对于投资的房子,短线的空间越来越少,全国三线城市往上都在限购,毫无疑问未来被管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虽然北上广深,未来房价还会持续增长,但真正成交的大多数还是500万以下的房子。房子也不好卖,那些明着告诉你赚钱的东西大概率都没那么赚钱,因为真的赚钱的行当,大家一定忙的没有时间分享。

我的建议是,对于刚需的房子,居住是本身,合理就可以购买,对于置换的房子,居住也是本身,合适就可以购买,不用想那么多套路。如果有,它可能也超过了你能力范围。与其想套路不如想想如何让自己的收入可以增加。赚该赚的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会受各种资讯的干扰,学会对碎片式信息进行大脑过滤,明白自己有什么能做,什么最重要才是王道。因为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身上用不好就是事故,别人的精彩多半在你身上也只会是感慨。

就像最近《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火了。朋友圈出现了一种能测自己是剧中哪个人物的软件,让自己对号入座。但您真的看懂《人民的名义》了吗?银行行长的老公是市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的老师是政法委书记;反贪局长的爹老检察长;反贪处长的妈是退休处长、姨夫是省政法委书记;反贪局局长的老师是省政法委书记。只有一个“农民的儿子”开局不到两小时就被K.O.了。跟人民有一分钱关系吗?!……所以这部剧不该叫《人民的名义》,应该叫《王者荣耀》分明就是统治阶层因为分赃不均的政治斗争!

从这部反腐剧中不难发现,房价从来就不是咱们老百姓自己,关公耍大刀,单枪匹马,勇闯天涯能自己做主的事。它其实是一系列的利益集团,老板们在推着房价上天。保证GDP的同时,为企业转型争取时间。要想普跌,老板自己得先割肉!

所以我经常说,读懂书中的别人,找到真正的自己。知道真相,需要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2.

谁又能逃得过职场中年危机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最苦逼的一代,家庭的责任也是最重的一批。出来混,房子迟早是要买的。可有了房贷的束缚,好比脖子上的狗链,不能跑太快,不能跑太远,但是为了摆脱它还要不停的跑。

这几个月的折腾,总算把岛上的房子出租掉了。上上周,我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你每周回来就往那边跑,累不累啊,没一天休息的!是的,最近经常流鼻血,咳嗽等,越发觉得身体需要休息,健康的重要性。想想万一自己病倒了,到时还混什么职场!可每次放假,看起来是休息,心却越发焦虑和迷茫。

07年大学毕业,这个年龄越来越接近中年,很多读者说,Steven你年龄也不大,为什么说是自己大叔呢。因为经历的太多,社会这所大学教会了我很多,做事的风格会偏保守稳定,很多人其实和我一样,觉得在一座城市买了房子就安定了。然后每个月雷打不动地准时向银行还房贷。对于我们年轻人,职场求个稳定旱涝保收,其实过早的因为房贷的事而狭隘了思维的格局,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中年职场危机前置,是很有必要的。再此借用孟子的话: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那天中午在公司吃饭,同事调侃说当初大学上英语课时,班上的同学越上越少,最后就剩5个人,而且还是坐在最后一排。现在想想当初好好学英语还是挺好的。何尝不是呢!英语有多好,职场有多大,如今是多么痛的领悟。

有时我们就是这么作这么贱,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肆意挥洒着青春,从来不曾考虑三十岁后的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样,时光流逝,很快进入中年的你,依然懵懵懂懂,做着简单没有迭代的工作,日复一日,觉得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吧,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躲在被窝喜欢看情感类文章,越来越怀念过去,并安慰自己说这样下去也好,至少图个安稳,自己不像别人,没那么好的命;然而今天越安逸,明天越危险,当你以为稳定的工作一旦发生变动,曾经效益好到爆表的公司效益下滑,或者干脆来个倒闭的时候,你脑海中以为的稳固会顷刻间坍塌,留下一个卡在35岁到40岁,不上不下的自己。

试问,如此谁又能逃得过职场中年危机?于是,步入中年的你惊慌失措,陷入人生的瓶颈里,与成长起来的90后相比,你已经没有了年轻的优势,学习能力也在逐渐衰退,要命的是还仗着那么一点点自以为的资历不愿屈就;然而和做到中高层以上的同龄人相比,你这么多年,没什么成长和升级,你的内心感到一阵一阵的刺痛。有些圈子想强融,求人帮忙,也搁不下这张老脸,因为所谓的交换,都是在等价的基础上,才能成交,才能长久。

职场中年危机来的让我们这么的猝不及防,你开始后悔,假如当初上学的时候能够再努力一些,假如当初毕业后好好工作,在职场不断提升自己,好好在职业方面进行一番规划,假如工作下班后不断学习充电,多读几本书提高自己的思维纬度,假如年轻时多学几门技能和手艺,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尴尬的地步。

3.

瞎忙的样子看起来真的很失败

以前在文章中说过,播种和结果不是同一个季节。在一个行业没有抗战的决心,持久的奋斗,很难看到开花的一天。我所认识的那些财富自由的中年职场精英,都是在一个行业,耕耘了数年。

这周和同事散步时聊天,他说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都快五月一号放假了,半年又快过去了。是啊,时间过得好快!仿佛我们大家都在说自己每天工作很忙很忙!可有些瞎忙对自己今后的职场,并没有加分。真的,瞎忙的样子看起来真的很失败!沦为换个平台,从头再来。看似很忙,却似乎也没忙成什么,时间被碾得如此之碎,一阵风吹过,稀里哗啦全都不知去向,以至于试图回想这一年到底干了些什么时,发现自己简直是从一场昏迷中醒来,又奔向另一场昏迷。

然而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岁月过了就过了,责任还得自己负。时间并不会因为你的悔恨就此倒流,或许这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

那么职场中年危机就意味着“死在职场”了吗?也未必,除非你拥有一样东西。

这样东西,叫做核心竞争力。

作者:沈小星(英文名:Steven),混迹于风投圈,就职于外企,10年的外企职场经验,欢迎骚扰;职场外,原创公众号“Steven的学习与思考” 是纯个人的平台,迄今已写超过6万字,几十篇原创文章。写过几篇热文,也许你在朋友圈可能看到过,比如:

一篇文章,足以改变你一生

要想高潮,独处才是我们唯一的春药

没有岁月静好,只有野蛮成长

没事别想不开去合伙创业

女人到底要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才叫辛福?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今天越安逸,明天越危险

你的一天能卖多少钱

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的刺痛从来就不是房价,而是职场中年危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os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