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太阳的时候,吉林的天空很蓝很蓝,望着它就好像在和一双清澈的深蓝色的眸子对视,整个人连带着身心都要沉醉进去一般,令人心旷神怡。而在天更加晴朗的时候,明黄色的阳光耀眼明亮,晃的人几乎要睁不开眼睛,白云一簇簇的在天穹上铺展开,犹如蓝色幕布上的名家油画。我的家乡也会有这种景色,但是却不如吉林这边的秋天这般色彩浓烈,与故乡相似的风景总归是令游子怀念的。

离乡将近两月,思乡的感情浪潮并没有特别汹涌地向我袭来,偶尔看到行道树下堆积的黄色落叶,也只会稍显怀念的回忆起“啊,我以前在老家也见过这种场景呢”,但是也仅此而已了,这一丝对家乡的眷恋马上又会烟消云散。“我是一个不念旧情的绝情之人么?”独处的时候,这样的问题经常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还能毫不留恋的在新的地方按部就班的活着,在夜晚睡觉时依然毫不费力做着美梦。古人常有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分析这些诗中的情感、技巧我会,但真正拥有这些感情似乎很难,难道到思乡是感情丰富的人才拥有的特权么?
我想起了一件事,当时我觉得荒诞无稽,但是现在想起来竟然有些后悔。在我临近离家的时候,我姥专门嘱咐我带走一包家乡的土,到吉林后如果水土不服便和着清水喝一点。我嘴上应承着,却并未放在心上,因为这明显是封建思想的残留。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老一辈的人或者是祖先们会这么做,因为即使不和着水喝下去,仅仅是将这一包家乡的土带在身边也会获得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心感,这是一种能感受到家乡依然存在在身边的感觉。我不思乡,不代表我不爱家乡,我为自己的无情感到恐惧的同时希望身边能有一些可以证明我从哪里来的证据,这份存在的证明即使是一抔黄土也是极有意义的。
俗话说:“落叶归根。”无论年轻的时候在别处活得多么嚣张和风光,人老的时候总会想要在生养自己的地方安度余生。故乡于我们而言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眼,也不是只意味着我们出生的地方,她更多是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都无法被磨灭的情感记忆和心灵归宿。我其实明白的,即使对往日回忆不鲜活不热烈,我的心底总归还是为某块地方,某些人,某些事划分出了无可取代的空间,它们才是真正支撑着我不断前进却不去驻足,不去回头的东西。只要它们依然存在,我的归宿就不会消失。
吉林的天气真的很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暖洋洋的。大学里的树早已经开始变颜色了,多姿多彩的,很好看。这边的空气凉凉的,不知道吸多了会不会进化成高加索人那样的高鼻梁。大学的同学都是很好的人,大家相处间也渐渐产生了友情。东北腔的普通话也听得习惯了。总而言之,我的大学生活好像还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