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D014《社会性动物》08/01
笔记:
书中列举了几个心理学实验,有著名的阿希实验,结论就是:
第一、我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第二、当事情没有搞清楚时,我们选择从众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减少风险。
而从众行一般有两个动机:
一个是奖励与惩罚;
另一个是收集信息;
而这种从众背后的运作原理也有一套自己的模型:
即依从、认同、内化。
依从就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逃避惩罚而采取的行为,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权力。
认同是为了与大多数保持一致的行为,有时出于对偶像、明星的吸引,从而模仿他人行为。这个阶段驱动力不是奖励或惩罚,而是强烈的认同。
到了内化这个阶段,它是一种价值观与信念的体现,表现出我们的渴望。
本书指出任何一个具体行为都可以归因于这三种模式,依从、认同和内化。
举了例子,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
当人们得知前方路段有监控摄像或者交警检查时,开车的司机都会把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是逃避惩罚,也就是依从。
当然了当车辆开出测速路段后,有的人就开始加速,甚至超速行驶,当然也有人会继续在限定速度内开车,后者为什么这样做呢。可能是因为家里父母或者伴侣经常劝导他,并且他很听从他们的话;或者是他崇拜的人物就非常遵守交通法规,所以他选择了认同。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从心里认可限速行驶,自然而然的接受并执行,这是安全交通的根本,这样的行为就是内化。
这样一分析,我们会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不同的原因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有时就是同样的结果,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