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之教|只因心中有期待

作者: 黄小蚁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7:25 被阅读27次

之前在翻阅简书,刚好看到有这个活动,没有犹豫就报名了。这是第二次去上海博物馆,之前一次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细细欣赏,这次虽然遗憾没能参加下半场活动,但上半场得以在老师的讲解下细细品味。感悟颇深。

最早参观博物馆时并不能体会这些文物存在的意义,后来我知道了,他们存在的意义,他们的价值就在于——承载。每一个中国人曾自豪我们泱泱大国五千年,经历无数战火纷争今日依然昂然屹立于世界大国之列,传承不断只因信念永存,而对这一信念最好传递的我想就是各个博物馆中那一面面玻璃后安静独卧,悠然看着世人的文物。

一般多数文物都是古代墓葬陪葬品,而这些一般属于贵族所有,他们希望永世享有这些东西的所有权,老百姓一般无福享受,还好,有一样东西,在他面前,众生平等,那便是佛,这也是此次参观的主要展品。

古人生活不易,稍有天灾人祸,他们便不得安宁,他们便一直希望能有人来救苦救难,实在不行,那就来世获得永生,也是种安慰,于是各种神仙被创造出来承载人们的希望。

宗教承载希望,也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当道教与统治者的理念相悖时,佛教的传人,成了新的希望承载者。佛像们高做莲花台,低眉俯视着众生。

自东汉一来,三国两晋南北朝,烽火连天,人们过得越发辛苦,佛教也趁势在中国发展迅速,人们建更多的寺庙,给菩萨更华丽的装饰,只祈求早点结束这乱世。老师讲到这时,我想起一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再后来,李唐强大,他们的佛也是面目沉稳,身材厚重,颇有大国风范。佛家讲众生皆苦,众生也皆想成佛,玄装法师便去印度求取大乘佛法,普渡众生,过去现在未来各有千人成佛,众生便以此为念,多做善事以修行。

虽说佛渡世人,可难道不是世人造就了佛吗?从不同时态不同佛像的造型来看,除了感慨古代工艺伟大之外,更能感受到古人在造佛时那种真诚向往之心。《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个师傅说:心不安定的人雕不出面目慈祥的菩萨。这一件件作品难道不是古人心灵的折射吗?

我不懂佛法,此次也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后自己颇为浅显的感悟。前段时间锦鲤被疯转,不是所有人都理性的相信转了必有好事,但愿意转,还是因为心里有期待。人活着,是要有精神支撑的,我相信世人对佛的敬畏也是一样的。只因心中有期待。

最后当然要感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中国文化的传承,就是因为无数的你们,我知道,因为你们心中也有期待。

相关文章

  • 不言之教|只因心中有期待

    之前在翻阅简书,刚好看到有这个活动,没有犹豫就报名了。这是第二次去上海博物馆,之前一次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细细欣赏,...

  • 夜读《老子》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春播秋收,有...

  • 七哥三行情书(四百三十六)

    日子漫长 只因有你 仍有所期待

  • 好久 不执笔

    笔 不执 灰落尽 只因放下 心中的那个姑娘

  • 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 不言之教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坚,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

  • 不言之教

    昨天上午,有幸聆听了耿玉苗老师阅读与写作专题报告,受益匪浅。报告中,苗苗老师用讽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教...

  • 不言之教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最柔的水,...

  • 不言之教

    早上,我布置了一大堆作业,到家,儿子就把练习做好,阅读、画画、运动都没有做。我催促到:“你赶紧去看书。”儿子还是无...

  • 无言之教

    无言之教 阳明先生以沉默的教育方式促使徐汝佩反思反省,沉默是金。语言的东西确实具有局限性,无论你怎样表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言之教|只因心中有期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o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