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心理学书籍都会分析说,我们现在的心理畸形心理疾病,和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都是因为童年的影响。最近这两年,有一个词在分析时频频用到——原生家庭。大多数人在分析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会归咎于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定义: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看过几篇文章,说我们现在没有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是因为童年的魔咒。于是我仔细分析自己的魔咒。我的自卑,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受到过肯定,我妈总是打我骂我,骂的我一无是处。我没有主见,像一个海绵,吸收着周围人对我的只言片语,肿胀成为别人眼里的自己,并且坚定地以为这就是我。因为我妈从来都是包办一切,她觉得我做不好。我的冲动,坏脾气,没耐心,也是因为我妈的影响。
所以,每次关照到内心的种种缺陷和丑陋,我都会在内心狠狠的责备我妈。我妈对我有批评时,我心里想,我也没办法啊,谁让你把我养成这样的。我跟我妈的隔阂很大,我觉得是她的错,因为她从没有跟我很亲。亲情淡漠,只是因为血缘,我才偶尔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表明心疼和孝心,感觉自己很假。怨父母没有给我更好的教育。
我妈是我所有不快乐的千古罪人。
我所有的缺点都有了原因,然后呢?
来自原生家庭,这不是我的错,我没办法。心理缺陷还是缺陷,内心累积着对家庭对父母的怨恨。我开始觉得我就是这样了,没有毅力没有耐心不会成为想要的自己。改变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失望就是怨恨。
但我还是不甘心,每次看到有关成长的文章就会扑上去。为了练习听力,我开始听哈佛幸福课。平时也会观察那些我羡慕的闪闪发光的人。渐渐有了一些心得。
No one is coming.
Change is possible.
Be responsible for yourself.
这三句话在幸福课中被反复强调,在听了很多遍以后,我开始想到自己。我已经成年了,二十岁是应该对自己负责的,也只能靠自己,因为没人会来。而改变,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我这么年轻。过去发生的一切,我无法掌控,但是现在发生的一切却牢牢攥在我自己的手里。寻找办法,科学的坚持和练习,读书学习,一点一点,改变就会发生。
在相信改变可以发生,坚信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之后,我想到了原生家庭的过错。正是因为这种归咎,让我的心灵固化,不相信未来的改变,盛满对父母的埋怨。但是,父母即使有过错,那也可以归咎于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童年比我不幸的多,就这样一直往前推,就算推出最终到底是谁的错,有意义么?除了考试,对错不重要。父母真的付出他们能做出的最好的一切了。我的所有的优点和成绩,也都可以指向他们。平平静静的长成年,也是多亏父母的努力啊。
如果想要更好的自己,就去找办法好好努力,回过头来,也可以帮帮父母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来到世上,是为了爱和被爱。如果没被教好怎么去爱,那就好好学习,好好体会。Be responsible for our lif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