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流传一则新闻女留学生骗走父亲300万养老积蓄,和男友在国外大肆购买奢侈品,拉黑全家在国外逍遥自在,父亲忍无可忍,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女儿的劣迹斑斑。
这是该有多痛心,才会把自己女儿的劣迹斑斑在公众平台上大书特书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以为养儿女能防老,万千宠爱于一身,最后却落得个人财两空,年老了生活穷困潦倒!
生活很现实,人生很无奈。孩子早已经不是家长的最后一根救民稻草,在现实面前只会狠狠地给你一个耳光。
1.
古人早就知道“亲生子不如近身钱”, 但还是有很多父母把房子的产权单独挂在孩子名下,最后到了老的时候,被儿子无情的扫地出门,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这种现象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人思想的转变,还是以孩子为中心,以前看罗振宇的逻辑思维,罗胖在有了孩子之后,就跟老婆举行了一次面谈,强调以后家里的生活还是以二人为中心,孩子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我初开始还觉得罗胖是为了争取家中地位,避免以后自己在家里最没地位,现在想来人家早就有先见之明。
这种思想其实美国人就一直做得很好,以前参加学校的一个学术会议,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德瑞克说他自己孩子十八岁之后住家里,自己会向他收取一定的房租,一个院士还这么小气,在场的学者无不惊讶万分。也许美国人早就知道孩子生来就不曾亏欠自己,我们自然也无需觉得亏欠孩子,我们不应该进行道德绑架,生活绑架,那些对孩子寄予无限厚望的家长,常常会把“我是你爸(妈)”,“你是我生的”挂在嘴边来要求孩子。然而,胡适先生说得好:孩子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征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地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所以,请别再以爱之名或有恩之名绑架孩子的人生。
2.
“养儿以防老”的时代已经过去,聪明的贵族阶级早已把这种思想抛在了旮旯里,在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把自己的归属寄托在自己手里,手上掌握金钱,让自己手里始终有钱,这样就像手里永远有一根绳子拴着孩子,维持着亲情关系,他们不是怀疑孩子,也不想过分的去猜忌孩子的忠心,他们只是想让自己时刻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时刻安全着。
实验室的一个老教授,现在每年给养老院缴纳20w+,打算以后退休了就住进养老院去,不是没有孩子,他们的一个女儿早就被他送出国了,但是女儿跟男友在国外不想回来,他也不打算以后麻烦孩子,自己早就做好了养老的准备,以后孩子能回来看看自己就可以了,这样也挺好的!
3.
身边有一对姐妹,父亲就生了她们两个女儿,父亲要求他们中考都报考师范生,以后回家乡教书,好给自己养老送终,姐姐比妹妹聪明,在高考的时候瞒着父亲偷偷地在网吧修改了志愿,去了遥远的重庆的一所大学,妹妹脑子没姐姐机灵,但学习成绩比姐姐好,但自私的父亲,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让考了640多分的妹妹放弃了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去了一所普通的免学费包分配的幼师学校,五年后就可以回来家乡工作。后来姐姐在重庆安了家,妹妹也回到了家乡工作,只是两个人命运已经大不同了,姐姐有知识有教养,妹妹则找了一个本地的男生入赘,给父亲养老送终,如果当年妹妹去了……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吧!
那些寄托孩子可以为自己养老送终的父母,请放开对孩子的束缚,“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不是父母的精神寄托”,如果不想流落街头,自己的养老就自己准备好,不管孩子对自己孝不孝顺,我都能对以后有恃无恐,这应该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