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完的单位组织的读书会,四十分钟的时间,毫无收获。
会上大家把自己在网上搜索的文章读了一遍,然后再信誓旦旦地说一些豪言壮语,然后草草结束。结束的那一刻,我感觉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如同结束一场枯燥无味的会议。
读书会本来是挺好的东西,本来是一场思想碰撞的交流会,怎么就变味了,怎么就变成了一种形式。我分析去下几点。
首先在选书上,无法选择大家喜欢的书。单位需要员工服从,奉献,不讲回报,所以书籍的选择基本就是围绕这些关键词的。而员工出门工作,是为了吃饭,是为了养家糊口,背后都有家庭都有责任。
单位强推这些洗脑书籍,与员工的价值观是有冲突的,所以没有人会真心看这些书。
其次,参加读书会的人员都是部门委派的。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被动读书,这和主动看书,有着巨大的不同。甚至大部分人,只是把这件事当作工作任务,对于工作任务,完成是最终目的。用最少的精力,完成工作任务,必将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最后搜一篇读后感念出来,也就是最优选择。
再次,发言的局限性。在这种场合,你不能说心里话,你不能吐槽,你不能表达不满。你要强压心中怨言,来说点冠冕堂皇的话。为什么不能?因为旁边有领导,在领导面前怎么可能畅所欲言。
也就是说大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导致发言大多言不由衷。地位高者,往往唯我独尊,说些假大空,或者画画饼。地位低着往往随声附和,趋炎附势。最后这样的会议也就是,领导阐述个人思想的,下面的人热烈鼓掌。
总而言之,单位这种封闭圈子的内部生态,就决定了其读书会,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本质如此,怨不得大家应付差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