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渴望着去做一番大事,但身边却充满了小事。
数学试卷最后一道必做题,是考试中拉分最大的一道题,它是优秀与良好之间的差距,众多的考生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在高考前却已经做好放弃的准备。

在平时模拟考试后讲题的过程中,老师通常都会将最后一道题认真的讲给我们,保证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听懂。尽管我不能写出完整的答案,但前面的步骤似乎并不陌生,但等到下次考试,最后一道题仍然放弃,等老师讲的时候又恍然大悟,感到似曾相识。
而最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每年高考的数学都会有许多考生可以拿到满分,使我实在不敢想象,当我们众多考生抱怨考试时间不够用,他们却可以做完整张卷子。班主任经常强调英语和数学是拉分比较大的两门学科,希望我们可以对这两门功课多花时间,按照每年数学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会有百分之八十的中等偏下难度题,数学老师也强调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但我们却总是舍不得大题,每天研究大题,但考试分数总是这儿少一点,那儿丢一点,容易的题大意了,难的题也还是不会做。
经过多次的考试打击,我想最后的难题也都是由我们学过的每一个小知识点组成,那些可以拿满分的学生是因为做足了基础题,从而触类旁通,也可以做好最后的难题,而我们众多考生本来就没有夯实基础,却一心想着要拿大题,最后既没捡到西瓜,也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芝麻。
这也可以对应我们社会上的许多人,总是幻想着某一天自己可以做一件大事,却不愿意去做身边的小事,最后在等待中耗费了他们宝贵的一生。
正在上大学的我,也曾看过许多名人传记,经常幻想着毕业后,就去做一件大事,为此我每天不愿意认真学习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不愿意作出一点点改变。
但是慢慢地我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这样幻想,我只是单纯地看到名人传记里名人的成功,却没有认识到到他们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而且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只做了一件大事而是他们不断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有利于前行的小事,为自己换来了可以做更大事情的机会,从而做成了大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基本上都处于同样的起点,生活中不会有太多的方仲永,而且世界上也不会有太多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如此我们可以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事是我们通向大事的阶梯,小事也是大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正处于增长知识的关键阶段,如此我们要像满分考生对待数学题一样,认真琢磨科学文化知识,使我们既能拿到百分之八十的“基础题”,也能拿下“大题”。我们还需要在大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不断实践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会从书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本领,而不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