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吃卤肉饭的时候,隔壁桌说:哇,真好吃。我用不屑的眼神看了她一眼。然而此刻,我却在想“毫无疑问/我正在吃的卤肉饭/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人们对于“最好”的偏爱近乎一种执念。追求最好的卤肉饭,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论证起来却犹为困难,需要有随时把碗扣到别人脸上的决心。
首先,我们需要对卤肉饭进行定义。承认卤肉饭客观存在,且具有差异性是基础,这种差异性可被实际感知。
卤肉饭是指由五花肉,鸡蛋,米饭卤制而成,具有浓厚口感的饭食,该饭食主要作用是饱腹。盖浇饭不属于卤肉饭的范畴,哪怕是同样的原料。模糊的定义会给诡辩者留下足够的空档,就像诗和散文的诡辩。饱腹的作用是维持其自身价值的基础。
其次,对卤肉饭好坏的评判标准,是饭食的口感。并不依据卤肉的多少,或者鸡蛋的大小而异。虽然这些也是“好”的一些方面。但是更多是在价值取向。
人们对价值的取舍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理性的评判。在卤肉饭客观评判时,“物美价廉”会是最大的障碍,人们会不自觉地向性价比妥协。而这种妥协在客观评判时,毫无疑问是不利的。所以,本次卤肉饭都是免费提供的。
再次,评价过程和对象必须是客观理性。毫无疑问,和某个女生约会时一起吃过卤肉饭,不能成为合格的评价过程。妈妈亲手做的卤肉饭也不是合适的评价对象。
就像今天这样,毫无防备地走进一家卤肉饭,却发现卤肉饭出奇地好吃。于是产生了“也许这是最好吃的卤肉饭”的想法。这无疑是一种公正的评价。
最后,评价结果一定要公开。只有经过众人一起验证的卤肉饭,才是最好吃的卤肉饭。毕竟三人成虎。
当然,于我而言,目前正在吃的卤肉饭就是最好吃的卤肉饭,有人反对就把碗扣在他脸上。这也是最方便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