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教书。这学期我请学生做课堂报告,他们需要结好小组,提前分工,找资料,做ppt。今天做报告的同学,且不说内容,总体让人很舒服,她表情自然,会适度和同学们互动,在讲台上会自如的走动,整个人不紧张,很有礼貌,又有适度的幽默。她的表现无疑给他们小组准备的内容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我很多地方做的不比这位小我十五六岁的大学生。
不知不觉间已经当了7年多的老师。相比起刚踏上讲台时的紧张无措,特别急于表现和证明自己,已经越来越淡定从容。刚当老师时,我生怕自己讲的不够多,不够好,和课本太雷同,显得自己没文化,而拓展了很多内容,甚至故意找一些和教材不同的方法,来讲述同样章节的内容,让自己标新立异。这个阶段,我的着眼点在自己身上,并不知道学生的感受。另外我上课的时候很严肃,一方面是为了显得具有权威性,有装的嫌疑,另一方面,是根本不知道和学生怎么互动,索性就严肃起来。
后来我发现学生喜欢有章可循,他们希望老师讲的和手里的教材,是能对应上的,而不是老师的内容都是全新的、他们无从考证的内容。而我也越来越发现,经典的教材,已经很清晰而有逻辑性的把知识点说清楚了,我并不需要去做什么创新,能老老实实讲清楚教材,已经很不错了。这个阶段,除非是拓展或修正的内容,我的课件和教材基本一致。除了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大部分课件,几年上下来,已经不需要太大变动。
大概从去年到今年,尤其是今年,我跟学生的关系又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上课会问学生,我说明白了吗,下课的时候,我会问他们,你们觉得我讲的快了还是慢了?我怎么讲,你们觉得可能听课效果会更好?有的时候,我也会在课堂上跟他们开些玩笑,逗大家笑一笑。对不怎么听课的学生,开始去接触一下。我越来越多的把我的人生体验,在讲课的间隙,分享给学生们。最近几个月,还有一个变化,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讲台,我看见学生们会不由自主的笑,讲完课会情绪高亢,非常开心。
我仍然不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老师,仍然略显严肃。有时候还有不知道怎么说话的尴尬感。和很多人相比(比如前面提到的大学生),仍然有差距。我接受自己这个普通的样子,也喜欢这个当老师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