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前天晚上下班回家,恰恰逢6岁的儿子许子昂在家里倒腾,他将自己的肘和膝盖都套上了好几只拖鞋,并拿着凉席当大炮、玩具枪往后背一插,然后俨然自己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圣斗士,就嚷嚷着要给他拍图片、做纪念,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几组照片。




看到照片的一瞬间,我的心还是猛地扎了一下,33岁的我坐在那里,放眼望去,都是自己25年前的样子……许子昂的这个举动,又让我想起小时候,那套我亲手制作,虽然做工粗糙,却曾给我带来无限荣誉、无所不能的黄金圣斗士盔甲(纸皮做的)……它现在还好吗?还呆在我老屋里的某个角落,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待它的主人的召唤;还是早已被老鼠咬的支离破碎,我很想知道。
年少的我们,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去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后来,我们逐渐被社会磨去了棱角,忍气吞声只是为了生活。就像朴树说的:“我并不害怕变老,我只是害怕失去了勇气”。
至此,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演讲主题:《你不必背负那么多,你不必成功》
全国有两位一直被描述成过得“穷困潦倒”的人。一个是朴树,一个是窦唯。
最近朴树上《鲁豫有约》,第一次自己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说:“现在我的生活特优越,真挺优越,而且我从没想过我要过更优越的生活。”
可是看他的生活,其实和很多人定义的“体面、富有”有些差距。他下班骑着自行车在后海晃荡,没有豪车接送;跟人家去喝酒,一问价格,诶呦这么贵呀,拿出自己随身带的水问:我能喝自己的吗?
没有想象中的精致生活,穿普通T恤,不修边幅,他没有活成旁人定义的成功。但是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他不再年少的脸上,在他没有华丽排场的生活里,依旧看到了年少时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

窦唯是谁?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窦唯身上最为人熟知的标签是“王菲前夫”。但如果只是这样,他不会被人记得,被人爱这么多年。他是中国摇滚最辉煌的那些年,最红的那几个人之一。

左一是窦唯
黑豹乐队曾经是席卷华语乐坛的摇滚乐队。他们的专辑在香港发行,《Don't Break My Heart》在香港商业电台排行榜高居榜首,《无地自容》、《别去糟蹋》广为传唱。
黑豹专辑的正版销售创下中国摇滚乐最高纪录,150万张,加上盗版专辑至少有2000万张。
高晓松谈起窦唯说:“那时候我们永远只能给他们开场,窦唯一上来,全场就炸了。那时候小窦那个帅。”
《铿锵三人行》的窦文涛说窦唯:“你们知不知道窦唯是什么人啊,他现在是坚决不开口唱歌了,他只要是唱,分分钟都是钱!凭他身上那些事,他要想炒作,汪峰一辈子也别想上头条了!”
那时,他的确天天是头条人物。那个年代,少有如今的炒作、人设、包装,窦唯曾经是个普通人,走上舞台,直至万人空巷,全靠无与伦比的才华。
父亲是管弦乐手,母亲爱好唱歌,从小家里就充满着丝竹之声。5岁起,窦唯就开始学习吹笛子。后来考入职高后,学得是精神病看护专业。他们的专业教吉他,钢琴,手风琴,为了是帮助精神病人缓解情绪,却成了窦唯音乐发芽的土壤,从此,他便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上半场。
他从职高退学,考入了北京青年轻音乐团,开始走穴。那时,他开始用音乐赚钱,并且真的挣了不少。
窦唯的同学苏阳回忆说:“那时候他一天能赚30块,把我们这群穷学生给眼馋的,按我们当时的感觉他已经发了,耐克乔丹一代的鞋,99块一双,就他一个人买得起。”
赚钱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爆红。
当时黑豹乐队的主唱丁武离开,去组建了唐朝乐队,黑豹乐队当时恰巧听了窦唯的一场演出,演出之后便找到窦唯:你辞职,跟我们组乐队吧。两年后,他们成为了当时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摇滚乐队。
他和王菲的恋情,全国皆知。1997年,事业上如日中天的王菲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后来被香港媒体发现,王菲秘密回到北京待产,和窦唯奉子成婚。
那一年,窦唯还帮王菲制作了专辑《浮躁》,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说,是《浮躁》让王菲成为真正的“天后”。
这样一个人,当他再一次上头条,却是被媒体抨击,“离开王菲后生活失意”,有人更是说他:一点也不体面。
当时的标题是《王菲前夫坐地铁发福照曝光,网友惊呼:岁月是把杀猪刀》

附图是窦唯在地铁上被偷拍的照片。
人到中年的窦唯与年轻时的英俊,意气风发,的确相去甚远。
可是如何定义一个人的体面与否呢?如果华服锦衣,前呼后拥才算做体面,那么窦唯是不体面的。他的日常生活就如地铁里这个不起眼的男人一般。扎着丸子头,在小饭馆吃炸酱面;骑着电驴去麦当劳;带着耳机骑着电动车买菜;和友人在路边抽烟。
对于自己被渲染为一个落魄明星,不体面的中年男人,离开前妻活得极不如意的失败者,窦唯只说了几个字:“清浊自甚,神灵明鉴。”
人人都说他落魄。但看看现如今,每天盘踞在热搜头条的人大多陷入婚姻、官司、是是非非,反倒觉得此时谁都不在乎,只想自己活得舒服的窦唯,挺体面的。
人们口中的成功,他年轻时全部得到过。“有的人,他不在江湖,江湖处处有他的传说;他一出江湖,这江湖便是他的。”窦唯就是这样的人。
他在话题中心时,选择沉寂。写歌做音乐,发专辑。可能没人听,但他早就决定只写给听得懂。
他不去贩卖情怀,像个普通爱音乐的人,唱唱酒吧街边,拿着心安理得的报酬。
在家中画画,和友人聊音乐,不再出现在新闻中,没有了别人眼中的体面,却活得格外真实。窦唯活得“落魄”,其实不过是大隐隐于世;他的“不成功”,是因为早挣脱了关于成功的狭隘标准,对于人生有着更广阔的追求。认真做音乐,偶尔画几张画,舒适自在地吃喝出行,这样自由洒脱、不怒不争过人生。
朴树不穷,窦唯没有因为坐地铁,吃小饭馆就不体面。精神富饶,是另一种富有,人人想得到,却不是人人能得到。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难以维持“冻龄”,或者“不谙世事的单纯”,我们都是现实里摸爬滚打的凡人。太多时候,我们都不够完美,没有那么多人归来仍是少年,更多人从少年成长起来,将智慧隐于俗世留下一身凡人血肉。
最好的样子就是不在意外界喧嚣和旁人评定的成功标准,“倒不是颓丧,而是心里有一片好风景,于是不言不语。”

最后,献上京东近段的一条新广告,刚好很应景:
这个时代,人人都在教你如何“成功”,却没人关心你过得累不累、真不真。谁说人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活得漂亮?不要用世俗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人生,其实:
《你不必背负那么多》
你不必把这杯白酒干了,喝到胃穿孔,
也不会获得帮助,不会获得尊重。
你不必放弃玩音乐,
不必出专辑,也不必放弃工作,
不必介意成为一个带着奶瓶的朋克。
你不必在本子上记录,
大部分会议是在浪费时间,
你不必假装殷勤一直记录。
你不必总是笑,
不必每一条微信都回复,
不必处处点赞。
你不必有什么户口,
也不必要求别人要有什么户口。
即便生存不易,
也不必让爸妈去相亲角被别人盘问出身。
你不必买大房子,
不必在月薪一万的时候就贷款三百万。
三十年后,
当孩子们问起那些年你有什么故事,
你不能只有贷款。
你不必去知名的大公司追求梦想,
你想逃离的种种,在那里同样会有。
你不必去大城市,也不必逃离北上广。
不必用别人的一篇十万加,
来决定自己的一辈子。
你不必改变自己。
不必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不必读成功学,
不必加入高管群,
不必成为第二个什么人。
你不必听狭隘女权主义者的杂音,
不必理会那些只要求特权,
却不尽义务的人。
你不必用睡过多少女孩,来证明魅力。
这不值得炫耀,
而且你并不知道是谁睡了谁。
你不必让所有人都开心。
不必每次旅游都要带礼物,
不必一次不落的随份子,
不必在饭桌上辛苦地计算座次。
你不必在过年的时候衣锦还乡。
不必发那么大的红包,
不必开车送每一个人回家。
你不必承担所有责任。
不必为拒绝借钱给朋友而过意不去,
不必为父母的节俭而内疚,
不必向路边的每一个乞讨者伸出援手。
你不必刻意追求什么彼岸和远方,
每一个你想抵达的地方,
都有人和你一样想逃离。
你不必在深夜停车之后,
在楼下抽支烟再回家。
你不必背负这么多,
你不必成功。
别为所谓的成功,来定义你的人生。
————————————————————————
(ps:对身边的人苛刻、严格、较真,不是为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给别人身上,教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只是希望你在工作和生活态度上更加锤炼自己、刻意练习,能拥有一个更加优秀的品格:认真、向上、严谨、有担当,注重每个细节,拥有一定的技能,不用被迫谋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向内追求卓越,不为取悦他人,只为精进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