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为了使用人的身体器官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来解释这个世界。哲学家绞尽脑汁以图揭开上帝和宇宙的真正面纱。康德以后的哲学阵地上,正爆发着一场学派论辩的战争。让我们重温那段18至19世纪极具个性的时代,德国无疑是全世界目光聚集的焦点。这里散发着上帝的光芒,《德意志文化》崛起!
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客观唯心主义
自我的经验的世界,为道德规律所推动的实在的,常新的实体世界。物活论,自我既是经验者、创造者又是产物,宇宙普遍自我造就了自然,新生自我来源于自然。宇宙是一个生命过程,绝对摒弃时空因果的概念。这不是一个时空因果性质的世界,自我的原则以流溢的经验的,不可逆转的原则实现表象世界。超验的道德规律在自我中表现为普遍的法则。那么道德规律是宇宙唯一的终极法则吗?如果一个实在的世界却为超验所推动(变化),那么它的本质又是什么?(自我绝对不可解释)。在这里,费希特的道德规律取代了中世纪的一般概念 ,使自我同实体等同。是否有独立的心外之物,能够有其它超验规则产生呢?用理性的感情来塑造这个世界是费希特最大的特点,新唯心主义和烂漫主义来源于费希特的唯心主义。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
用心灵的职能来解释宇宙整体的运动,只是宇宙规则的一部分。宇宙不可能只由一超验的道德规律这一唯一的法则所支配,必然有其它的一些东西,才能完整的解释自然。同一的东西渐次展开形成阶梯,并复归于本原。所谓一成多,一的演化复归于一 ,复归于一的结果就是道德规律所希望看到的。
康德(1724--1804)新教哲学家 费希特(1762--1814)伦理唯心主义 施累尔·马哈尔(1768--1834)新神学创建者
弗里德里希·丹尼尔·埃尔恩施特·施累尔·马哈尔(1768--1834)
施累尔·马哈尔的宗教哲学认为,普遍自我是同斯宾诺莎的万有实体是一致的,个体自我只有充分发挥其本性,达到最大限度的与上帝合而为一,个体自我才会真正的得到不死和永恒。正如古希腊的流溢说哲学家认为的一样,世界来源于上帝,并将复归于上帝。最低等的实体,以演进的方式展现现象,在高级中融入上帝。正是这种思想使施累尔·马哈尔获得了新神学创建者的称号。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
在费希特那里,理性是心灵的职能。也就是说理性或理智从属于心灵,心灵的位置在心脏之中。然后黑格尔又把理性(唯理主义)带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说宇宙是逻辑体系,说法哲学统御了自然,最终黑格尔表示理念就是理性的理念。我坚决反对这种哲学,宇宙不可能是逻辑(辩证)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康德,费希特那里找到答案。心脏本身就是上帝的创造物,一个小小的心脏怎么就能决定,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系统,未免太低估世界的多样和奇特安排。要找到真正的本质(本体论),或许可以找类似心灵这样的东西,但与心脏没有从属关系,甚至与人都没有从属关系的事物,才能有效的解释上帝。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
赫尔巴特复活了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实粒或许真正的是现象的实在。他抛弃了黑格尔关于世界是矛盾辩证的过程。和谐至善是赫尔巴特建立实在论的主旋律。这种世界观符合我的口味,不过单子论也使我产生怀疑,单子(实粒)的属性是什么?单子为什么复合(产生现象)?
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
意志似乎脱离了心灵,它又似乎是心灵最大的特点。意志或许是虚幻的,或许又是实在的,对意志是什么东西有点琢磨不透,不明白它到底来自何方。不管他来自何方,就算它脱离了心灵不是心灵的功能,这仍然是单一的解释原则。世界不能是单一法则所决定的。哈特曼接受了意志的观点。他用意志与黑格尔的理智调和是一种思路,如果否定意志是实在的,这种哲学就瓦解了。
赫尔曼·洛采(1817--1881)
若单纯以力的原则来解释这个世界,则世界可以是这样的:力的自组织原则造就了心灵。造就了我们的自动、主动性。精神是心灵活动的结果,心灵是力的结果,自然界有这样的精神,人的精神比较明显的呈现出来。我们不能用唯物主义的原则来解释世界,它是物质的又自带精神,这全是力的过程和结果,世界的本质是力导致的精神。赫尔曼·洛采提供的新唯心主义观点符合伦理要求,我提出的问题是:力可以组成心灵,力还能组成其它类似心灵的高级形式吗?如果可以,力能够组成几种可能的形式?他们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职能?
古斯塔夫·席欧德尔·费希纳(1801--1887)
泛心灵论这种论调非常经典,既然自然是力的结果,精神是心灵(力)的奋斗目标。那么上帝有最高级的精神生活,宇宙的中心单子就是上帝的心脏(心灵)。整个宇宙则是上帝的肉身(外壳),它觉察整体的一切活动,构成了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的确非常有诗意和想象力,在这个宇宙中我们的唯一办法就是理解力的过程和结果,来使我们更好的存在。
这些大师论辩的过程无疑使19世纪的形而上学达到了顶点,当我们自身的各种能力被拆分、或组合起来用来解释宇宙失败的时候,实证主义出来强化人类在残酷宇宙中的生存能力。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总论:我们的感性知识不单单是受到感觉器官的限制,当我们的感觉器官与现象界因自然变化与以往状态差异很大时,这种知识也改变了。这种变化包括自身感觉器官的变化,和自然本身的变化。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进化的真理。若要说我们的知识体系(真理)是永恒的,我们只能说真理的总量才是永恒的。这是关于所有可能感觉的真理,是这样一个总量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只有当前的这个阶段的知识有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是实用主义的知识,所有总量的知识是实证主义的知识。在人这里,心灵功能是我们的工具,是工具主义的。在自然界,我们的知识包括其它生物,和整个自然的精神创造,构成现象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所有感性的精神是真正的本质。所有感觉组成的知识是实在的,由单子(本体)接收到的感性知识和实在,在演化中形成的系统是真确的万有实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