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铁四局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综述
“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天下眉目之地”“真儒过化之境,人文鼎盛之区”,皆为九江。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曾几何时,“河殇”沧桑。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九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渊源流传的文化底蕴,被列为“共抓长江大保护”先行试点的四大城市之一,并领衔于2018年月启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工程。
中铁四局集团与三峡集团全面合作,由与九江一衣带水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承建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6个子项目。2020年6月末,漫步项目工地,“九江秀色可揽结,使命必达作于细”的工程建设风貌,跃然眼前。

把水环境治理好——围绕“减排利民”发力,控制源头污染
五公司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以下简称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施工区域几乎囊括了九江市90%以上的城区,涉及芳兰区域、白水湖区域、九江市中心城区长江排水口、两河(十里河、濂溪河)流域、八里湖赛城湖控制枢纽和环赛城湖区域六大片区黑臭水体污染控制及生态化改造。
“20年前的湖滨小区是九江的骄傲,20年后的湖滨小区是九江的耻辱。但现在荣光正在回归。”九江市浔阳区党委书记宋细妹在湖滨小区察看了一圈,清新的空气、整齐的停车位、宽敞的街道和闲适漫步的居民,哪里都洋溢着焕然一新的气息。她的眼底逐渐有了笑意,对梅魁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让更多的居民共享水环境治理的福祉。”
“当不负使命。”梅魁微笑,他是中铁四局五公司副总级项目经理,也是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经理,这位参建过青藏铁路、武广客专、南昌洪都大道等重点工程的年轻管理者,阐述项目的“精气神”,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话“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湖滨小区十分热闹,商铺林立,院校毗邻,有3600家住户,近13000名常住人口,随着经济发展,小区各种设施及功能也拥挤起来,建设一套新的雨污分流制系统迫在眉睫。2019年8月5日,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湖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部进点施工,他们要在小区主干道新建雨污水主管,楼栋的雨污水通过支管接入新建主管,同步废除小区现有的化粪池、改装阳台混接水管、餐饮商铺装设隔油器等。
“天天挖来挖去,妨碍大家出行。”“我家的水管愿意怎么接就怎么接,又碍着谁了?”“不搞还好,气味没有这么大。”项目部技术员邹斌鹏每天听着不同的人雷同的抱怨,觉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他还是在进入楼栋前,调整了一下情绪,叩开了住户的门。新管道每天都要监测水质,这两天数据出现了较大反常,各种排查后,原因锁定有住户私自接管,污水排放路径错了。这不,工程部的几个人分片包保登门查看。一个星期下来,共有百余户人家私接管道,项目部理顺了情况,再次登门给予一一改装。
类似湖滨小区这样的工程,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部承建有27个,目前已完成9个小区的建设任务,其中,衡量减排污水达标的重要数据——化学需氧量是治理前的400倍。也就是说,改造后的小区水环境得到了根治。
“过程中,居民不理解很正常,因为我们干的工程是先行先试,边报批、边设计、边施工现象突出,工程存在较大变更,技术含量高的实物基本都在地底下,大家看不见,却又桩桩件件涉及民生。只有用越来越好的环境指数说话,人民才会理解你、信任你。”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部党组织书记王金鹏从湖滨小区街道办出来,下午,街道办买了西瓜送到项目施工点,看望慰问清淤泥、做管道探测的工人,他特地过来表示感谢。
实际上,居民对工程建设的不理解,还在于工程本身的“不确定”因素。梅魁对此作了一个调查分析,引起三峡集团的高度关注,他在提交的报告中写道:“共抓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项目涉及的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厂、雨水调蓄、河道水利、绿化园林景观及海绵城市等多专业工程,既相互交错又深度融合,施工过程中为保持原有管网、河道、污水厂运行不中断,临时排水和过渡措施剧增,且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立即投入运行,建设期存在大量运行维护工作……
一年后,三峡集团江西区域公司总结:中铁四局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部不断加强隐蔽工程和地下工程检测检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采用紫外光固化整体内衬法、顶管工作法等工艺、工法,对部分地下老旧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减少对路面的损坏,减小交通干扰,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加快了施工效率。项目部管道CCTV检测专业团队也在实践中成长,具备了自主检测能力。
把水生态修复好——围绕“一城一策”发力,赓续历史文化
一座城市与河流的缠绕交织,除了生态、景致,还有它对文明的孕育和对历史的赓续。
2020年6月初,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到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调研,梅魁详细汇报了工程建设情况:截止6月4日,项目部开累完成产值17.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2.3%。其中两河项目截污管网全线拉通、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沿河景观初步达到了水清岸绿的效果;两河地埋厂及配套管网完成80%;芳兰和白水湖两个污水处理厂已达到试运行条件;环赛城湖截污管网完成70%。
雷鸣山听了,笑着说:“5月9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了长江大保护试点工程九江水环境治理进入攻坚阶段,说明你们的工作很有成效。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河道‘长制久清’、污水厂网提质增效的目标,继续发挥边干边总结边创新的良好做法,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样板支撑。”
说话间,汪中汉和段双林正从环赛城湖截污控制及管网完善工程1号泵站设备安装现场出来,卡着点到了赛城湖大道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已成型的680米试验段上,等候三峡集团调研组实地察看项目状况,他们是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环赛分部项目经理和党支部书记。
“环赛”是环赛城湖截污控制及管网完善工程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两个子项目的简称,主要进行新建管网敷设及沿线生态修复,项目辐射六条道路截污及管网完善和两个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九江环赛区域的污水集中整治和防涝有着重要作用。截止当天,分部开累完成2.83亿元产值,占总投资额的55.17%。
这是一个学习型团队。2018年10月中旬进场,面对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环赛分部24名干部员工技术储备明显不足。“不怕,我们可以学。”汪中汉、段双林和分部总工程师吴灿想到了一块,他们利用勘探项目原貌的时间差,进行了全员系统培训,内容涵盖PPP项目运作模式、定额计价、现场签证、截污管网、河道整治、地下工程、园林绿化、海绵城市等专业知识。
“这只是打了一个底子,施工过程中还不断地有新问题冒出来,”汪中汉说,“比如泵站就分了传统泵站和一体化泵站两种型号,而污水管也有重力、压力管道之分。这些精细的门类划分,给边施工边设计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促使我们以干促学,不断论证、不断优化,使海绵城市的理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地生根,目标就是要把赛城湖新城打造成绿色生态、创新时尚、智慧互联、宜居宜业、全国一流的花园式城市新区。”
在环赛分部,每位技术人员都必须参与并制作PPT进行施工讲解,碰上分析不深入或者有错误的,也不受责备,大家围绕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个做法大有“润物无声”的效应,2019年7月,环赛分部在九江市三峡水环境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综合大检查中排名第三,到了2020年4月,他们一举夺得评比第一名。消息传来那天,正赶上赛城湖街道给分部送来“精准扶贫暖人心,爱心捐赠见真情”的锦旗,原来,段双林在协调征拆时发现,管段蓝图设计和项目用地冲突较大,村民诉求强烈,他把情况积极反应给九江市有关部门,又会同分部变更设计,为村民修建、改建进村便道54条,改建水塘6处,还筹措精准扶贫资金3万元,赞助当地政府爱心超市活动,并解决了施工片区三名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
赛城湖大道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带来的改变,在67岁的余大爷看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眼前的海绵城市试验段,是他工作生活了43年的地方。七十年代末,他来到赛城湖水边的砂厂工作,“这里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余大爷说,“现在生态环境好了”。

把水资源保护好——围绕“清水绿岸”发力,再现昔日盛景
十里河东西走向,横贯濂溪区,原本是集防汛排涝、水系连通、城市景观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九江市城区水系的“大动脉”。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工业不断发展,沿河居民随意处理生活垃圾,致使十里河淤积、污染严重,河道淤积最深的地方已达1米,是两河潜在的内源污水。河道两边小区居民时常望“河”兴叹。
吴阿婆自称是“离河最近的人”。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她家沿河搬迁了三次,现在居住在河岸的龙门小区,每天早上6点起来顺着河走一圈,下午6点再转一圈。吴阿婆说,以前河道脏得很,现在河里清水舒畅,农家乐的排污排油也有人管了,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曾经消失的白鹭也回来在河面上嬉戏。
这一切,得益于十里河治理清淤工程的快速推进。九江市三峡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项目推进通报表清晰的记载着:两河(十里河、濂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黑臭水体治理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的思路,经实地摸排,沿河直排口有30多个,按照“一口一策”出整治方案,从源头进行雨污分流改造。2020年4月30日,由中铁四局项目部负责施工的10.2公里河道截污干网全线拉通、12个污水排口全部治理完毕,黑臭水体消除目标基本实现。后期,两河项目18个小区还要进行全面的雨污分流改造。
被居民津津乐道的还有两棵五爪古樟北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故事。原来,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部在了解到濂溪大道至学府二路河堤上有两棵三百多年的五爪古樟,“樟树是九江市的市树,被赋予了坚毅不拔、吉祥如意的美好象征,要尽量保护好它。”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杨帆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此,项目部特意环绕古樟做了一个小的景观台,和沿岸种植的树木花草,一起成为十里河昔日“曾堤萦水,拂柳含烟”盛景再现的一部分。

再现昔日盛景,实则是时时刻刻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1月30日,五公司九江水环境一期项目部承接九江市“新冠”疫情救治工作集中收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马祖山分院污水连接管应急工程,主要包含一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并通过两根总长约3600米的压力管道,将医疗污水消毒净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九江姑塘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项目部迅疾成立“马祖山医院党员突击队”,给出采用一体化设备和预制管件的指令,“机械设备、管材必须一天进场,泵站必须6天内进场。”一边是项目部机械主管徐长斌开启了24小时工作模式,在两天时间里,电话打爆了三十多家一体化泵站供应厂商,最终找到了满足设计参数且有现货供应的货源。为防止发漏货件,他带着司机方小鹏连夜赶往工厂,检验设备,确保不发生意外。“不管多晚,今天一定将泵站安全完整地送到施工现场。”

另一边,杨帆根据实践经验,与设计方充分沟通,全面优化图纸、设备参数、管道埋深等方案,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马祖山医院能够早一天运行,九江的百姓就更安全一分”。2月11日,马祖山分院正式投入使用。
胜利完成突击任务的项目部全员经过十四天的隔离观察后,迅疾投入复工复产工作中。《朝闻天下》栏目组记者也再次走入五公司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建设工地,他们了解到,项目部先后获得了江西省2019年度建筑安全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九江市青年文明号、九江市青年安全示范岗、中国中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先进集体、中铁四局“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线”、“先进集体”等荣誉。项目部在5月以来开展的“抗疫情 保增长 大干百天”劳动竞赛中,实现产值过亿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