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舞曲的主角是圆规。圆规先生自出生以来就开始围绕着地球转,一圈一圈又一圈,直到近来不久前,它才将那永不停歇的尖锥脚停下来了。
行走的螺丝正费劲地旋转着自己的身体,它滚啊滚,滚到了圆锥先生的脚下。看着圆规先生尖锐而光滑的脚坚实地扎进土地里,它不禁抬头仰望那张正沉思而又莫名的脸,静静的望着前方,没有一丝表情透露。
螺丝羡慕圆规先生的旅途,因为圆规先生行走的每一步都是结实而有力量的;它行走地稳固又坚定,没有一丝拖泥带水;那一步一步深沉的脚印仿佛在告诉螺丝,这才是路。
螺丝的头是个六面体,它滚动的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头重重的砸在土地上,有时还会碰上瓷砖、地毯、泥巴、石头,有时会有一个空中十八翻的杂耍摔倒过程;但是到最后,螺丝总是能稳稳妥妥的待在一个地方相安无事,有时还顺便挤出时间打个呼噜,懒懒地晒个太阳。
可被螺丝羡慕的圆规先生可不一样了。圆规先生有着大大宽宽的脚步,一步就可以跨出彩虹的弧度,出场自带星辉;步伐轻松自如,豪迈洒脱。可圆规先生也有着自己的苦恼,这些苦恼深深的藏在它的恐惧里,令它在夜深人静时,独品神伤。
圆规先生的苦恼与恐惧就是,只要它摔倒,就无法自己再站起来了;而且,它无法在无孔不入、坚硬的地方行走;那是它有时想望却无法涉及的区域,只能避开。
圆规先生曾经摔倒过一次,便是在一个坚硬光滑的地板上了。那时的它刚刚跨上地板,就狠狠的滑倒了;尖锐的脚在大理石上持续划出刺耳的声音,然后整个身体便哐当一声重重的倒贴在地面。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全身酸痛,无论怎么挣扎费劲都站不起来;圆规先生在那时感受到了突如其来地深深的恐惧。
后来,圆规先生被一只手拾起;随后它又被那只手调制着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那个圆如此可爱漂亮,不带一点抖动与缺口,就那样洒脱地跃然纸上,成了一个独立的图形。圆规先生望着那个圆,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股满满的热流灌注全身,它非常满足与充满力量;它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用处与价值。这个圆就像一个区域,是一个自己能创造的地理范围,也是自己能够行走的地图;它的脑海第一次萌发了行走的意义。
从那以后,圆规先生行走的目的与意图都非常明确;它从不停歇,勇敢地向前跨步行走,没有一丝犹豫与疑问。
可行走了这么久,现在它却停下来了;正杵着头一副沉思的模样,细看起来又有点无精打采的样子。
螺丝是有点蠢萌的,它走走停停,一路上观花赏月;其实连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行走的目的一直都是在寻找螺丝帽。它从来没有诞生过对行走意义的追寻与思考,它一路向前,只感受行走本身的生活与过程;然后,在哪天遇到了终点,遇到了螺丝帽,便结束旅程,找到归宿,得到圆满。
可圆规先生的脑子没有螺丝这种直线条的神经,它一直秉持着意义行走,并不断挖掘与寻找意义;这对于它来说,才是可行与可贵的。
如此烦恼的圆规先生正坐在石墩上,思索着前方与此刻此地的所有,还有回顾过往所行的所有路程。它一直走的率性与干脆,所以从没有过闲情逸致去仔细地观花赏月,也没有花一刻功夫去好好地游山玩水;一直都在路上,也没有留住些什么,建立过什么;再走下去,能拥有地似乎也仅仅只是行走本身了;那这又算是什么呢?是意义还是行走的习惯呢?
圆规先生沉思着沉思着,一不小心还打了个瞌睡;它从瞌睡中抬起头,发现了身边有点笨重矮小的螺丝。这是它第一次感受到身边还有其它物品的存在,以往它一直在行走,有的只是与别人的擦肩而过,没有陪伴与停留;如今它看着正在身边打着呼噜的螺丝儿,微微讶异着却又感到很温暖,很自在。
它微微的动了动嘴角,全身立马感到有劲了起来,眼睛也炯炯有神了;它直起身子呼出一口气,长长地吐出了心里的烦杂与迷茫,觉得轻松无比。
它知道自己现在想要的、该要做的是什么了,它很开心;因为它知道下一程旅途应该走成什么样,它非常的期待。
…
圆规先生会画圆,有着流云星步,有高傲的身姿,还有着点点形单影只的孤独;它的圆其实有点儿像是高处不胜寒的月亮,有一丝画地为牢的囚禁,还有些许他人勿扰的领地警示;可是它只是一身孑然、一味专注的行进,却不曾意识到这些一直以来地如影随形。
圆规先生的迷茫与无精打采,也是因为它缺了一味;缺了一个停留下来的休憩小屋,缺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画出的生活之圆;它缺了自己形单影只外的同伴,缺了一份感受与享受当下的心情。
圆规先生该要跳的是自己的圆舞曲,以自己的脚尖为停留起点划出的优雅圆舞;潜心创造,感受节奏,以自己的肢体摇曳、挥洒的一场灿烂、精彩的圆舞曲。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