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志在隐处,寓于物中——也说“托物言志”(二)

志在隐处,寓于物中——也说“托物言志”(二)

作者: 纸宣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0:52 被阅读0次

托物言志在现代文中的运用,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要重点学习的。

第五单元以“生活哲理,人生思考”做为单元阅读主题。安排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外国诗两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以及《古代诗歌五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这些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读者很多启迪。

本单元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在《紫藤萝瀑布》一课中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像一条瀑布”,是“紫色的大条幅”“从空中垂下,不见其打断,也不见其终极”先从整体着手,写出紫藤花的“盛”,接着又局部描写,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止到流动,从花写到人,从花的不幸想到了自己的不幸,从而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生命哲理。在这里紫藤萝花就寄寓着作者的“志”——花会凋零,人会遭遇不幸,紫藤萝花只开一季,人的生命也区区数十载,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的,但族群的生命是无限的。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打到,而是应该振奋精神,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于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把作者特定的情感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托物言志”的手法,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学会恰当地运用。这既是完成第五单元的学习任务,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因此,还应安排一定的写作任务。比如,在学完《紫藤萝瀑布》后,可以让学生观察某种植物(向日葵、爬山虎等),发挥联想,会产生哪些感悟,写下来。

志在隐处,寓于物中——也说“托物言志”(二)

相关文章

  • 志在隐处,寓于物中——也说“托物言志”(二)

    托物言志在现代文中的运用,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要重点学习的。 第五单元以“生活哲理,人生思考”做为单...

  • 志在隐处,寓于物中——也说“托物言志”(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实就是在说托物言志。 我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什么叫托物言志...

  • 2022-04-13

    托物言志诗的阅读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尚和意愿。“物”与“志”之间的联...

  • 【毓秀红林】||文言文写作手法辨析之托物言志与借景(物)抒情的区

    1.托物言志与借景(物)抒情的定义 (1)托物言志:作者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文中...

  • 托物言志

    胡杨树 大家都是被精神所吸引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理念,在生活中很多的事物...

  • 托物言志

    吕若瑜 一盆花的启示 只取不含,是否会得到更多呢? 刚上小...

  • 托物言志

    一个人的性格是他的的保护神。一个人的情绪是他的眼睛。一旦真的开心起来,我是说,不是那种春风得意的开心,而是重拾主动...

  • 托物言志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 托物言志

    抬眸望向窗外的我不由得定住了神。 院子里的禾雀花开的如此盛,只见一片淡青色中夹杂着点点粉紫,像一块镶嵌...

  • 托物言志

    我养了一盆仙人球。 一个个小球挤在一起,你压我,我踩你,堆成了高高的一栋“摩天大楼“。一眼望去,翠绿色浓得要溢出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志在隐处,寓于物中——也说“托物言志”(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r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