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组与组的合作。课堂分了小组,但并不表示,合作之能在小组内部进行。在小组的外部,即组与组织间,也是有交流和合作的。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里面。第一个环节是小组讨论活动时,教师将每个小组的修改稿都展示在投影上面,供各小组在讨论时候参考。另外老师还要求各组都派出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个小组的疑问,以便其他组的成员讨论这些问题,看是否有可以解答的可能。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展示时候。小组的展示的内容是三个,一个是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运用的方法,以及问题解答,本小组的问题如果已经解答,可以回答别的小组的问题,本小组的问提没有解答或者在小组活动时,新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进行提问,同样有别的小组可以进行解答。当本小组成员的智力或者能力不及的时候,像别的小组求教,也是组与祖之间合作的一种方式。
由此可见,组与祖的合作,一是要尽量避免重复问题的讨论,以免浪费时间。所以组与祖的讨论要在一定基础上才能进行,讨论一开始即进行组与祖的讨论时不合适的,也是没有效果的。二是要组与组的合作也要有一定的选择度,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和难度,以及讨论的问题都不相同,所以组与祖合作的问题不应该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应该是有选择性的。譬如像本课堂中,回答问题,就是有选择性的,小组可以选择本组研究最深入的,最希望跟别人交流的,最能体现小组合作实力的问题回答,也最能够体现小组间合作的效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