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命”与“道”

“命”与“道”

作者: 树比人好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18:59 被阅读0次

         

             

        在“天人互泰”哲学体系中,有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恪命守道”。梁缺作为“天人互泰”哲学思想的

的发现者、推崇者和实践者,“恪命守道”哲学意识自然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他认为“不恪命,难以为命”,意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持严谨珍惜的态度,那么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生命。

        “真正的生命”,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是“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以

“恪命”为天职:不辱使命,尽责担当。这是作为具有高等智慧动物的人具备的生命自觉意识——“恪命守道”。

        “恪命守道”作为哲学家梁缺提出的人生哲学理念,梁缺对之有进一步的阐述:“君子恪命,而后立命”,意即:生命乃大自然所赋,君子只有恭谨和珍惜一切生命,并自觉遵循生命和命运规律,顺天而为,方可立命安己,真正担当起自身的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梁缺正是用他自身的生命实践,体悟并践行其“恪命守道”的真谛。这“真谛”,回答了生命应追寻什么、期待什么、坚守什么及留下什么等生命终极问题。

        “恪命守道”作为“天人互泰”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方法论”,是生命意识的互动,这从词义中可窥其寓:

恪,即严格遵守。本为“愙”,“敬”,即恭敬、恭谨、谨慎之意,如恪遵、恪守、恪慎等;命,即生命、性命、命运、命令、奉命、遵命、使命等;守,即遵循、遵守、遵照、遵行、守候、守护、坚持、保持、坚守、奉行等;道,即道路、通道、路径、路途,引申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规律、方法、道理、原则、法则、规律、道德、真理,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宇宙万物产生、运动、变化、发展、消亡等环节及必然过程;道,含天道、地道、人道,是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闻道、明道、方能得道与守道”,“推天道以明人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上述所“道”,说的全是一个“道理”。

        所谓“道理”,可谓“守道者知理”。对此“理”,梁缺在其哲学论著《穷通刍论》中有深刻的感悟:“君子恪命,而后立命;贤士不怼命,而后不辱命”、“人生终极追求:在于认知与自知;人生真谛:在于自觉与知止。”

        “自觉”乃先天意识,“知止”乃后天境界。在“自觉”与“知止”之间,往往是“炼狱”般历练和砥砺的生命长廊。

        穿越这个“长廊”,梁缺抵达“知天命”的生命季节,一种哲学家共有的宿命意识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安分守道;安分守命;尽人事,顺天命……

        顺天命缘于知天命。年届“知天命”的梁缺总是怀着异样的心情返回他的梁氏祖居——广东云浮罗定市素龙街道上宁格木桥村哲寓。在哲寓与村道之间

梁缺自书的“恪命守道”刻在一方石碑上,与“五行(五德):仁义礼智信”、“天人互泰”碑铭星星般地点缀

在哲寓一侧。梁缺年迈的老母亲故土难舍,执意厮守在这方故土,过着祥和安然的生活。母亲在故居门口伫立的身姿,在梁缺的哲学思维中俨然是一个“命”的象形符号,并以穿越漫长岁月的生命诠释天人互泰这一自然哲学理念的核心词汇——命。

        这“命”,便是梁缺“恪命守道”的“命”,常常化作从先哲的历史时空传来的警钟——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在梁缺的哲思激起心灵感庄:“不恪命难以为命,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不持严谨珍惜的态度,那么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生命。”

        这番心迹的剖白,便是恪命立命的誓诺:不辱使命。而“恪命守道”的“道”,在梁缺的心中,便是他的祖居正门通向村通、通向与世界连通的大道。从此“道”走出与归来,一个游子实现了生命的轮回与升华:走出的是一个赤子的“命”,回归的是一个哲学家的“道”。

相关文章

  • “命”与“道”

    在“天人互泰”哲学体系中,有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恪命守道”。梁缺作为“天人互泰...

  • 命与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守之人守之地守之命命为根本。 道为新为创为虚为破为无为为自然为命之太极; 命为根为本...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冯志亮先生《论语》新读:孔子

    《论语》载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

  • 2022论语分享第84篇:对不好的事,不要过度反应

    【论语原文】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14.36) 【释义】 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

  • 闲谈“知天命”

    孔子告诉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子也曰:“吾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 “命”、“易”与“道”杂谈

    —— 选自《静儒斋文稿》 静 儒 (1)周易八卦之学,一阴一阳之谓道...

  • [钱穆]道与命

    孔子的人生论要旨,备见于论语所讲之仁与知。孔子的形上学,则备见于论语所讲之道与命。​道,亦称为天道;命,亦称为天命...

  • 所谓知命

    孔子说:五十而知命。 知命,字面上的意思是知道天命。孔子说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一切...

  • 读孔子谈“命”的理解506

    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做一种...

  • 论语365: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论语: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子这里的故事真正体现出他的大格局,别人说他的坏话,他的有权利的学生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命”与“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ut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