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布赖顿学派——创造了一堆手法

布赖顿学派——创造了一堆手法

作者: REDnotbook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23:23 被阅读9次

今天的主角是布赖顿学派和它两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和詹姆士·威廉逊。分为三个重点。

1. 布赖顿学派是什么?

2. 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

3. 詹姆士·威廉逊

1.布赖顿学派是什么?

布赖顿学派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流派,他们对电影美学的探索是形式上的,也就是创造了很多新的制作手法。学派名字以发生地布赖顿命名。这群人追求的是卢米埃尔兄弟的风格,在露天的环境里拍摄真实发生的东西。

2.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

这位兄弟的代表作叫做《祖母的放大镜》,就是一个透过放大镜看物品的短片。所以一下子不小心创造了主观镜头和特写镜头。主观镜头比较好理解,就是观众看到的画面是电影的某个角色所看到的画面。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狙击手》狙击手男主角通过狙击镜看到的画面。特写其实很好理解,但比较难定义。我还是说一下好了,指的是拍摄主体局部细节的镜头,在人物拍摄上是脖子以上,如果只拍一只眼睛,就叫大特写。比如只拍人的一只手也是。这个概念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要太纠结,聪明的你其实早就知道了,对不对?

3.詹姆士·威廉逊

这个小老弟应该要吐槽几句。因为他拍了一部电影叫《中国教会被袭记》,就是讲义和团攻击教会,被英军打得落花流水,中间有歪曲义和团运动的成分。这是很明显是历史观错误,可能是时代背景的局限。这告诉,多读书多看报,拓宽自己的事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是多么重要。但就事论事,在这部电影中,他创造了反镜头。从前电影只拍一个角度,现在把背后也展示给观众了。观众的视角从180°变成360°。举例现在大家在看我的文章,然后接一个画面是大家后脑勺长了一双眼睛看椅子的靠背。反镜头的发明很棒,如果《指环王》中骑兵冲锋,敌方弓箭手放箭,那一个方向肯定是不够的。反镜头也是正反打的前身。正反打就是两个人面对面说话,谁说话就拍谁的脸,大部分的对话戏都建立在正反打的基础上玩一点花样。同时这位小老弟很喜欢拍追逐的戏,影响了后来美国的西部片。最后的最后,我希望这位小老弟在天堂上多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赖顿学派——创造了一堆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lf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