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晚上七点钟,我又准时的拿上小板凳坐在我的已经有十岁了的电脑跟前,满怀期待的开始了我2019年的第一次听课,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坐在我的小板凳上一动没有动,厕所也忍着没有去上,杨校长的课结束之后,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这是敬佩的掌声,也是激动的掌声。敬佩是因为虽然杨校长只讲了短短一个小时,但是我知道杨校长这一路走来所践行的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天,甚至一周也讲不完的,没人知道杨校长这一路经历了多少的痛苦、迷茫、彷徨和坎坷,他现在向我们娓娓道来,说的是如此轻松,但是过程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激动是因为我仿佛从杨校长的故事中看到了一束光,一束给予我力量的光。
我刚刚进入教师这个行业的时候,被分到最偏远的农村小学,当时有过不满,有过抱怨,也愤懑过:为什么偏偏把我分到如此偏远、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但无奈无力改变现状,但是这几年走来,我已经接受这个学校,接受这个环境,并且愿意为这个学校来牺牲自己的青春。看到乡村孩子们枯燥乏味的课余生活,看到孩子们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压的失去了活泼与笑脸,作为学校大队辅导员的我一直想要做出改变,我想过很多种方法,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想让孩子们能有一个五彩的童年,这一年的寒假,我边学习边思索,为学校制定了近几年的德育计划。
领导对我的计划大加赞赏,鼓励我放手去做,但是我发现在这开学两周以来,我的设想实施起来非常的有难度,校长只有鼓励,没有扶持,教师只有沉默,没有实施,仿佛学校德育工作又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面对一起工作了几年的同事,我不知道如何让他们前进,对于领导,我又不知道怎么让他们来配合,我就在迷茫和彷徨中想要放弃,所以听了杨校长的课,仿佛又给了我一针强心剂,杨校长一路走来,经历的困难一定比我多的,但是他都已经一路走来了,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要坚持,只要不放弃,只要动脑筋,只要有信念。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我必须要学会成长:读书,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通过互加计划认识更多优秀的教师,从优秀教师的身上学习他们的经验,最重要是学习他们努力、坚持学习的积极状态,最后,还要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写自己的教学反思,写自己学到的教学理论,思想只有不停的碰撞才能摩擦出火花,大脑只有经常使用才能灵活。过程或者并不轻松,困难或者时常光临,但是,我会从奔跑着的教师身上汲取力量,不为懒惰的自己找任何借口,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