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作者: 读书的你我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18:13 被阅读0次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提出的反对仁义和智慧与前一章讲到的天道自然相对应,从文字上看,老子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就提倡仁义道德,那么不仁不义也就出现了,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

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接着他又举出更明显的理由,六亲不和有孝慈,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孝与不孝,如果家庭美满,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还需要去标榜谁孝谁不孝吗?

同样道理,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太多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并非好现象,我们历史上出现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百姓自重自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乐业,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忠臣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所以舍弃大道而提倡仁义和智慧,就是舍本逐末,治标不治本,因此老子谈道论德,就是希望人们树立合乎道的思想观念,顺应道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值得我们去反思,比如一个人身体健康,还需要去看医生吗,一个人内心丰富,还用得着寻求外来刺激吗,一个人本性具足,还需要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吗,所以我们不要过度的注重外在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注重内在精神上的富足,只有回归本心,才能认清自己,只有认清自己,才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么人生就有了方向,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相关文章

  •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原 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 昏乱,有忠臣。 ...

  • 有正有邪——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21)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仁义嘛,...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18:见果识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之解字 大道...

  • 道德标签化是一种危险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道德经•第十八章》 ...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读《道德经》第十八天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偽;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 大道废弃...

  • 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智惠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

  • 每周三经史子集/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大道废弃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实际上,在老子看来,社会不是在发展,...

  • 学习笔记丨做一个更本真的人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释义:大道被丢弃了,人们各行其是乃至胡作非为了,才会出...

  • 读写巜道德经》(十八)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仁大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ob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