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火熜与火盆

火熜与火盆

作者: Fannie之欧周 | 来源:发表于2017-12-29 21:21 被阅读49次

在还不是现代化社会的年代,寒冷的冬季在没有空调,电热小太阳的日子里,在我的家乡闽北,人们是靠什么取暖的呢?

1火熜

火熜是闽北山区85前的人比较熟悉的物件,在小时候的几年都会接触到,因为爷爷奶奶们取暖基本靠火熜。火熜是用竹篾编织的提篮,内有陶制钵状容器,口上通常是铁线编织的镂空盖子。陶制的钵里装上碳,火熜比火盆便于携带,当爷爷奶奶们不需要劳动,有闲暇时间就会拎着火熜串门子,闲聊或者打牌。

村里有个“老年会”,是村里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场所,可以看电视,看报纸,以及打麻将和四色牌。几排椅子,热水供应,也是老年人渡过休闲时光的地方。老爷老太们从自家到村会场的路程,就拎着火熜而去,老爷爷们会用竹制烟斗直接在火熜内点火,抽着烟打着牌,喝着茶聊着闲天,很朴实很简单的老年生活,不像现在的老年生活会这么丰富。

2火盆

火盆是正方形的木质框架,铸铁盆架在镂空处,家人吃过晚饭,都会围着火盆烤火,小的时候基本上电视看得少,冬季饭后取暖除了火盆就是被窝了。火盆是每家不可少的“家具”之一,各家的火盆有新有旧

有的框架加固修补还在用,有的铸铁盆破洞了也在用。新结婚的家庭,嫁妆了也会有火盆,红漆新盆,经过长年累月的磨损,就慢慢变旧了。

另外一个和火盆有关的,是焙笼,也是竹制的筐罩子,可以罩在火盆上,用于衣物烘干。由于闽北高山的冬季湿气是很重的,所以衣物干的慢,气温又低,焙笼也是那个年代的常用物件。现在则用烘干机代替。

到后来取暖基本上用热水袋,电热饼;到现在用空调,小太阳,以及电热毯等。社会进步,生活更好,可是那些曾经苦过的老一辈儿人,再也没有机会享受了。我们正从老到新的过渡,也会带着老辈人的好习惯去过新生活。

相关文章

  • 火熜与火盆

    在还不是现代化社会的年代,寒冷的冬季在没有空调,电热小太阳的日子里,在我的家乡闽北,人们是靠什么取暖的呢? 1火熜...

  • 《火熜里的童年》

    ——春天的主旋律 火熜,你见过吗?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江南农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它是冬天取暖用的火盆,与普...

  • 铜火熜

    今天是"四九”的第一天,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在这个阴冷天,我突然想起...

  • 家乡的火熜

    现在的农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燃气灶,炒菜和蒸煮食物都很方便,而在我们小时候,做饭烧菜基本上都是用土灶。 土灶有...

  • 乡间日记14――炭火中的冬天如此美好

    天真的冷了。也该冷了。小沫爷爷前些日子就已经用上了“火熜”,我们跟着也用起来了。 这叫做“火熜”的东西,其实就是个...

  • 记忆中温暖的火熜

    今天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听着窗外的“嘀嗒”声,一点没有要歇一歇的样子。 这才是开端,据气象预报,从现在开始的很...

  • 火盆与火钳

    老家里有许多新奇的玩意儿,让我大开眼界。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火盆。 火盆就是一个大锅,里面装满了柴,燃烧着熊熊烈火...

  • 烤火烤红薯,想起在外婆家的小时候

    火盆里,枯木枝叶烧得噼啪热闹的火焰,烧得发红的碳,灰烬里埋着好几个甜甜的红薯。 我坐在火盆边,时不时把手伸在火边烤...

  • 由蟠龙菜的传说想到的

    重阳节去看老师,带了家乡的特产——蟠龙菜。这蟠龙菜有个传说,与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有关。朱厚熜原是藩王,封地在今天的...

  • 火盆

    记忆中的火盆是在姥姥家见到的。 用黄泥做成,做火盆的工序也相当繁琐。有些讲究的人家在火盆外面雕些图案。 姥姥家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火熜与火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pw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