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行之奈良法隆寺&春日大社】
回国在家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短暂的十天后,迎来烟花三月,和妈妈一起回到日本,开启了这次双人自由行。
我妈是第一次来日本,日语只会五十音图程度,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沟通。观察我妈在几乎语言不通的国家旅行,我发现最重要的是从不缺乏与外国人对话的勇气与信心,就算语言不通,靠比划和表情也能眉飞色舞地搭上话,所以也请各位前往语言不通国家旅行的背包客们记住这一点,旺盛的好奇心和热切的心情永远是为旅途增色的重点。
这次自由行为期十天,主要转了关西地区的京都、大阪、奈良三座城市,并去东京见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除了带妈妈去一些比较经典的景点和购物必去的商场外,也打卡了一些之前自己一直想去的名胜古迹。重复的地点在此略去,下面开始给新景点划重点啦!
在来到关西的第二天,我们从京都去了奈良的法隆寺。起大早赶七点的车,从出町柳车站先坐了一段京阪电车在丹波桥转车,直接来到筒井站。从筒井出站后,沿着指示牌走了五十米,还需要转坐公交,才能到达大名鼎鼎的法隆寺。
法隆寺早上八点钟开门,我们到的时候刚好是九点。可能大家都想等着四月樱花季来观光吧,这么著名的历史景点,游客并不多。我早饭没太吃好,所以我先在门口的休息处吃东西,妈妈在房间里转悠,好奇地看着法隆寺建筑的模型什么的。
就在我们刚刚准备出发时,一位日本大爷热情地凑了上来——“你们需要讲解员吗?我是志愿者,可以免费为你们讲解。”由于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开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聊了几句后,我才知道这位叫竹中武的大爷已经76岁。他看上去身体很硬朗,一开始觉得他顶多有六十岁来着,日本人真的大部分看着都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法隆寺,又叫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这里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
我们三人从正面南大门进入,进门处就是“法隆寺七大不可思议之一”的鲷鱼形石头,传说不管奈良下多大的雨,雨水都不会漫过这块石头。其他趣闻还包括:法隆寺伽蓝内蜘蛛不结网,鸟雀不拉粪;五重塔上的九轮插有四把镰刀,相传是为封住圣德太子怨灵而设,又说是为避雷;法隆寺境内池塘里的青蛙都是独眼,因为据说圣德太子在学习时青蛙太吵,于是用毛笔点了下青蛙的眼睛,从此这里的青蛙全都变成了独眼……实际上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并非是事实,但这些传闻大都表现了僧人们强调法隆寺尊贵地位的一种表达方式。
竹中爷爷带我们参观了法隆寺进内的三个主要区域,所到之处几乎全都是一千三百年前的建筑,保存至今仍然完好如新。竹中爷爷本身信佛,对于寺庙十分熟悉,参观过程中非常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日本的佛教文化。
第一个院落里面有五重塔。塔的底下有释迦摩尼的舍利,四面分别是释迦摩尼终生传播佛教的石头壁画。南面是正面,是弥勒佛的佛像,是保佑未来人们幸福安康的化身。由于内部光线较暗,没有讲解的话还真是看不清楚,而且也不知道有这么多典故。竹中爷爷随身提着一个装满了画册的袋子,感觉挺沉的,走到哪里有刚好闭馆或是有看不清的地方,他会拿出图片给我们细细讲解。西院中还有世界上最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的伽蓝,还有金堂,木门都是一整块木板制成的,足见当时作为材料的大树有多大。西院的一侧还有被称作彩虹回廊的一条廊道,因为顶端作为支撑的椽子都是一整根木头,而且有轻微的弯曲就像是彩虹形态,于是由此得名。还有大讲堂,分别供奉着药师三尊像和四天王像。
首先看过西院之后,妈妈印象最深的是寺院内的宽阔,甚至还学会了如何区分不同时代铸造的佛像。最有特点的飞鸟时代的佛像,面颊细长,嘴角略带笑意。于是,后来只要见到这种佛像,妈妈就会抢答说:这是飞鸟时代的佛像吧。每次都判断正确。
在西院的时候,竹中爷爷教给我一句正冈子规写的俳句——「柿食えば 鐘が鳴るなり 法隆寺」。从西院走出来,在池塘边看到了立着这句俳句的石碑。传说正冈子规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这句俳句,而石碑所在之处原来是有凉棚可以喝茶、吃茶点的地方。我问竹中爷爷,正冈子规后来身体不好,真的从老家松山来到过这里吗?他说其实子规是否真的在这吃柿子、听钟声,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也就是说正冈子规究竟有没有来到过这里,谁也不知道。
第二个看的是大宝藏院。进门处有敦煌飞天的造型在门口装饰。大宝藏院类似博物馆的感觉,里面全都是国宝级别的藏品。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飞鸟时代的玉虫厨子。镂空的花纹下端真的是用银绿色的玉虫放进去作为装饰的,虽然现在经过千年都已经脱落了,但还有一个地方用手电照着可以看见,银绿色的反光很漂亮。厨子的一侧装饰着释迦摩尼前世舍身喂虎的图画,这幅画在敦煌的莫高窟里也有,十分有名。其他的文物数量众多,竹中爷爷说要是一一讲解的话,两个小时也讲不完。而我想说,日本的志愿者既敬业又专业了,装备齐全,知识储备也丰富,非常佩服!
在后来看到的佛像中,竹中爷爷尽量多地为我们进行了讲解,但有很多佛像供奉在高处,很难看清花纹之类的。而且因为是佛像,拿手电直接照脸的行为是大不敬,所以只能远观。光线、温度等等因素都会对文物的保护造成影响,这种对文物的保护和对佛教信仰的尊重也很值得学习。
最后来到的是梦殿,是一座外观为八角形的建筑。因为没赶上开放参观的日期,就全靠竹中爷爷拿着图册讲解。他说,八角形建筑在佛教一般都是陵墓。梦殿是圣德太子去世后,人们把原来他办公的地方,改成了八角形的建筑,以此纪念圣德太子在日本传扬佛教的壮举。圣德太子是用明天皇的儿子,但是4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一辈子没当上天皇。
两个半小时,三个区域的讲解全部完成!竹中爷爷虽然一开始步伐矫健,但是走到后来也有些讲不动了。我们非常感谢他!竹中爷爷把我们送到公交站,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当天回到京都,晚上依礼给竹中爷爷发了邮件表示感谢,第二天,竹中爷爷回邮件说欢迎我们再到奈良来。他说他家在经营度假小屋,夏天时家附近就有花火大会,而且家里人可以提供陪同参观讲解等等。
有了他的讲解,这次才能在法隆寺体验到了有意义的旅程!最后在公交站等车时,竹中爷爷教给我《万叶集》里一首描写古代奈良繁盛的和歌——「青丹よし奈良の都は咲く花の匂ふが如し今盛りなり——小野老」。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奈良不仅是古都,更是古典文化之都,古典文学之都。
乘车来到奈良公园附近吃了午饭,喂鹿常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前往春日大社。步行途中,我的注意力又一次被奈良特有的路边警示牌吸引了——随时有鹿窜出,请注意!路上还看到有女孩子被鹿顶得哇哇大叫,有小孩被吓得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停不下来,而还有好多头鹿在一边拱他家大人,惦记着要鹿仙贝吃……
妈妈很喜欢春日大社幽静的环境。春日大社里游客和鹿的数量以及比例都刚刚好。在春日大社的参道上,我看到一只眼睛特别好看、特别文静的小母鹿,于是在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买了一包鹿仙贝,想喂它。结果,刚从卖家手里接过鹿仙贝,发现身边已经又围过来两只鹿了……刚才完全没看到哪里有这么多鹿,它们在两侧的树林中间隐藏得太好了……
不过还好,周围没什么人。我和妈妈坐在凉亭下的竹凳子上,除了这三只鹿外,再没有别的鹿过来。我们发现,这三只鹿里有一只腿不好,是跛脚,突然间有点心疼它。不过事实证明,我手上的一包鹿仙贝好像都被它吃了。这只鹿因为行动不便,就趴在卖鹿仙贝这家旁边。人家身体素质不行,但是智商高啊,找吃的很懂得技巧。但不管怎么说,我和妈妈走出老远了它还一瘸一拐的在后面一步一步的跟着,突然又有点心疼它了。就在我们想返回去安慰它一下的时候,我们后面又来了两个人买了鹿仙贝。于是,这只跛脚小鹿迅捷地调转身躯,赶紧一步一步往回挪……
结束喂鹿活动,我们顺着参道一路走到春日大社本殿。途中当然还看到了好多神奇的景象,比如说有好几只鹿完全不管有没有车,越过栅栏窜到大马路中间就过马路。司机只能无奈地握着方向盘等待。终于鹿都过完了,但司机面前的红绿灯又红了……更搞笑的是,街对面有个西方人对着鹿大喊:Hey, don’t you see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实在是太可爱了,奈良真是个好地方,严肃古朴,又活泼亲切。
妈妈特别喜欢日本神社的奉灯。这种奉灯的形状,现在在中国不去寺庙的话,几乎看不到了。春日大社地处茂密森林的环抱之中,空气特别潮湿。石头的常夜灯上长满了青苔和青草,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特别好看。
春日大社的抽签很特别,600日元一次,签由一只三厘米长的小鹿叼着,很可爱,小鹿可以作为摆设保留。抽签处周围全都是奈良春日大社特有的“小鹿绘马”,可以自己添加表情,可以说是很有创意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