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老街
在一九九0年为了经济的需要
像杀猪一样拆成零零碎碎
叫都没叫一声从此消逝
这两年为了经济的需要
又开始重建
在夕照里
我走了进去
老铺子都是仿造的
散发着桐油的气息
却闻不到童年
玉虚宫那口井的水
也照出了落日的烂漫
已冷如一张参赛的摄影照
红灯笼比南京的秦淮河少了几个
喑似字牌上的颜色
我猜到重建老城的设计师
一定在水酒店呷了灌洛果的酒
头痛欲裂才有此天才之作
可怜了那些粗莽的青石板
从永兴街拆掉之后搬到了向东街
犹如牙医补牙的痛楚
唯有老中药铺不见了
屠呦呦的青蒿素淘宝京东都有
画梅山八景的老人
与梅山八怪结了金兰
服几粒打不死的羊牯屎丹
将《推背图》、《烧饼歌》变为方言
练气功的王师父
八十年代常常用手掌向日月采气
给人治病
有一个徒弟练反了
走火入魔
走在街上只要见了熟人
就要发功
严新向太兴安岭发功的那一年
他也跟着发功
雨未降下来
他人就疯颠了
老街最能让这种人活下去
一直颠到白发飘飘
还说着少年时的旧事
说一遍就新鲜一遍
倒是老街那几条连天接地的巷子
将房子和人切成块块 太阳晃过来仿佛是这里永久的顾客
月亮落下去似乎也是某家的一盏台灯
老街的记忆其实就是天和地
把大地方推得更大
把小地方囚得更小
我们这一生也许像穿过巷子的麻雀
天空再高
也只是老街飞出去的
一声惊叫
作者:曾晨辉,湖南省新化县人。从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在《十月》、《天涯》、《芙蓉》《文学界》、《天津文学》、《青春》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市井散记》、散文集《缺书年代》。散文《春江花月夜》被选为200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散文集《缺书年代》被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收藏。©悦梅山保留所有权利,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