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之阴阳家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6-09-05 10:17 被阅读1735次

诸子百家之道家      诸子百家之儒家

诸子百家之法家      诸子百家之墨家

诸子百家之名家     诸子百家之农家

诸子百家之阴阳家   诸子百家之纵横家

诸子百家之杂家      诸子百家之小说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      诸子百家之医家

一、阴阳家来源

阴阳家来源于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其思想理论出自道家,主要源于《老子》、《文子》、《黄帝四经》、《列子》、《庄子》、《易传》等。春秋末期蔡墨根据古代五行提出“五行相胜”;孔子晚年学《易》,用阴阳解释卦爻,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论述,战国末期道家代表人物邹衍开创了“五德终始说”,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相生相克解释宇宙万物的运行状态,五行学说至此成为系统的理论,汉人以邹衍为阴阳家的创始人。

二、阴阳的出处

阴阳的观念在我国出现的比较早,大约夏朝时期已经开始运用。春秋时期有很多先哲谈论到阴阳,《老子》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战国时期阴阳理论形成系统的学说,《灵枢》谓"阴阳者,有名无形";《内经》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素问》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三、蔡墨与“五行相胜”

蔡墨,蔡墨春秋时晋国大夫,出生年月不详,官为晋太史,故称史墨。据《左传》记载,他擅长天文星象、五行术数与筮占,提倡设置“五行之官”,提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理论。在占卜的实践中,提出“火胜望”、“水胜火”之类的预言。

蔡墨的思想零零散散记录于《左传》,现在实在没办法研究,对当时的五行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尚书》中记载了五行的次序(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及性质(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四、邹衍与“五德终始说”

邹衍(约BC324-BC250),战国末期齐国人。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为老是跟人“谈天”被齐人称为“谈天衍”,与公孙龙是同一时代。思想载于《邹子》和《邹子终始》,但已经失传。

邹衍谈天,并不是单纯的普及天文知识,而是根据天文转移表达自己的“五德说”,他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创造了五德转移的理论(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五德始终说”详见于《吕氏春秋》:“凡帝王(者) 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虫寅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 。’”

“五德始终说”承认社会变迁,政治更替是自然现象,这一理论得到想要称帝的齐闵王支持,为秦齐称帝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用五德转移解释人类社会便等同于将人类活动总结为机械运动,将历史看做是循环往复,这是不可取的。

五、阴阳家思想简析

古哲人发现了宇宙世界,世间万物普遍存在对立,抽象出一阴一阳的概念,且提出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完整的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在此基础上完善了阴阳消长的详细内容,即:木,阴消阳长状态; 火,太阳极限状态;土,阴阳平衡状态;金,阳消阴长状态;水,太阴极限状态。金木水火土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体,运用"阴阳消长,五行转移"来解释解释世界的运动以及社会变迁。

六、阴阳学说的应用

“阴阳说”和“五行说”是阴阳家的主要思想,是古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华夏民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律学和医药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后世的著名阴阳家诸葛亮、东方朔、陈抟、刘基、姚广孝等都是深知阴阳变化五行转移的规律,能准确的预言将来的事情,后来虽然被的唯心主义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时至今日仍被人使用。

相关文章

  • 诸子百家之阴阳家

    诸子百家之道家 诸子百家之儒家 诸子百家之法家 诸子百家之墨家 诸子百家之名家 诸子百家之农家 诸子百家...

  • 卓绝的先哲,璀璨的星辰

    ◎先秦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汉族...

  • 诸子百家之名家

    诸子百家之道家 诸子百家之儒家 诸子百家之法家 诸子百家之墨家 诸子百家之名家 诸子百家之农家 诸子百家...

  • 【诸子百家】:阴阳家

    提起阴阳家,也许大家少有耳闻,最近的被大家所知的“阴阳家”,估计是在国产动漫大作“秦时明月”中登场的卫庄、少司命等...

  • 秦时之少司命·诸子百家

    秦统一六国,却未能统治诸子百家。 【阴阳家】 “大司命去阻止墨家巨子等人。” “少司命去阻拦墨家送信人——盗跖。”...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再者是墨家,其次是阴阳家、名家、农家、...

  • 观《中国通史》(16)

    诸子百家。 本篇幅讲述了像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大家、阴阳家的一些人物事迹。 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孟子,主张民...

  • 古代名医的特异功能之——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之外,还有医家。与其它学说一样,医家同样与...

  • 此人为中国献出一策,只8个字,从此王朝每隔三百年一个轮回覆灭

    先秦时期掀起了一股学风热潮,各种各样的人才层出不穷,今天仍旧为人熟知的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创...

  • 百家争鸣,各溯其源 | 《中国哲学简史》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将诸子百家分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德家。 刘歆则分为...

网友评论

  • Winfred吴佳:“五德始终说”详见于《吕氏春秋》:“凡帝王(者) 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虫寅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 。’”

    这段话看不懂
    孤鸿学士:@Winfred_吴佳 这是曲解历史,未来推销自己的学说,非要把历史上的成功说出自己的主张。 就像之前流行的《厚黑学》,非把刘备,曹操等人的成就归功于厚黑。这里说的谋气胜,很厚黑学说的某人厚黑是一个意思。
  • Winfred吴佳:五行太过于机械,核心还是讲究一个平衡。
    孤鸿学士:@Winfred_吴佳 这种机械论给阴谋家提供了理论基础,百姓不明白玄机都认可五行相克,所以要推翻火德统治,可以自命水德。
  • b25d95b367ef:五行转移没有解释?
    孤鸿学士:@鼎泰恒 还没深入易经,易经被后人附会内容最多,真假难辨,读通诸子之后再琢磨易经
    b25d95b367ef: @孤鸿学士 谢谢你!您认为金景芳的易经全解怎么样?冒昧的问一些前辈
    孤鸿学士: @鼎泰恒 五行转移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按照水,火,木,金,土转化的顺序,进行变化的,周而复始,属于机械论,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有的事套入机械论纯属巧合,大部分发展是无法套入机械论的。
  • 诸子百家谁的天下:哦,另外两家是我臆想出来的,一家叫帝家,另一家叫佛家
    孤鸿学士: @诸子百家谁的天下 帝王之术很庞杂,以儒法为主,暗含阴阳,还有道家,兵家等理论构成的。佛教属于外来理论,刚来的时候许多人套用诸子学说解释佛教,佛教人物人生的本是苦难,主张修心,超脱。
  • 诸子百家谁的天下:我记得是十三家最出名,可能我记错了!!
  • 2f65e6b6d2f5:学习了!
  • 詹时天略:易学众家之首,百家之齐放。
    孤鸿学士: @詹时天略 诸子百家先整理通顺了再读易经,易经被后人附会的东西太多了,很难正本清源,读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首先得区分那些是后人的观点强加于易经,那些是周易本来的观点。
  • a6c77ff8402f:希望有更多的作品
    孤鸿学士: @寂寞是种罪过 一定
  • 026afc598ccb:太深奥了,虽然想看,看不懂
    孤鸿学士: @非同一般的心动 往后会有详细解释,还请多多关注

本文标题:诸子百家之阴阳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rr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