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主题课程开展》讲座观后反思

《2020主题课程开展》讲座观后反思

作者: 刘朔含高实幼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22:35 被阅读0次

上周观看了周教授的讲座感觉受益良多,本周我又将视频拿出来仔细的回看了一遍,我发现在周教授的讲座中,将主题课程的来源、推进以及总结都讲得非常的清楚明白,并且对疫情过后的主题开设提出了指导意见,我感觉自己备受启发。

一、生活皆课程

(一)课程来源于生活

周教授提到,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在幼儿园情境中与人、事、物互动的所有的生活经验。这与我们一日生活中的活动以及活动区设置的思路不谋而合。幼儿在幼儿园中会接触到人、事、时、地、物这几个方面的信息,扩展到社区进而扩展到社会。就像我们在课程准备阶段设置活动区时,要注意每一个活动区在每个主题核心中需要引导幼儿完成什么样的目标,社会性目标、情感目标、技能技巧目标等等。除了活动时间,一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生活经验。幼幼交流、师幼交流、进餐、户外活动、活动区以及集体活动等等。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意和孩子们交往沟通的每一个细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二)课程来源于课程

周教授在讲座中讲到,幼儿园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可以变成我们的生成课程或者预设课程。在我们的主题课程中也不乏有这样生成课程的案例,比如动物主题时,小三班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蚕宝宝,最开始是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对动物进行表面的形带上的观察,但是,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蚕宝宝自身开始进行了“变态”的进化,孩子们对于这个现象产生好奇,就在黄老师引导下对蚕宝宝展开了研究,有了一个很有趣的生成活动。还有水果主题对海棠果树进行研究的生成活动。最初也是为了带着孩子们观察海棠果树是什么样子的,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认识水果多样性。但是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就有老师提出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研究海棠果的多种做法,以及海棠果树的生长过程,于是,海棠果酱、海棠果干、海棠果汁就应运而生,虽然这些食物不见得都美味,但是这是孩子们自己参与研究制作的东西,珍贵的是探究的过程。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以及课程的价值目标推出有意义的生成课程,这是主题课程中的意外收获。

二、幼儿为教育主体

我们主体的设置和开发,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上,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探究。在视频中,周教授对于疫情结束以后的主题开展提出了指导意见,这与我们目前着手准备的课程有相似之处。由于疫情的原因,幼儿在家近两个月没有出门,他们的小脑袋中一定也有很多疑惑,对于相应的生活经验以及能够延伸出的活动他们需要时间去了解消化,所以我们应该先针对疫情,结合各个级部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主体的核心,比如从自我服务着手,打喷嚏和咳嗽的礼仪,正确的洗手,健康的作息,保护环境,感恩医务工作者等等。疫情过后,春暖花开,春天是美丽的、温暖的、多样的,我们也要抓住春天的美景,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里面感受春天的美好。老师为幼儿架构好课程内容,也需要幼儿用多种形式来展示和推进课程实施的成果。表征是幼儿学习记录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很棒的途径,要有效利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探究的主动性也是课程推进的重要方式。

周教授的讲座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课程架构和主体推进的一个主题大纲,需要反复的琢磨学习,联系实际,运用到自己班级的课程中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主题课程开展》讲座观后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ub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