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从哪里来》这本书通过庞大的数据搜集、实地调研、企业走访等研究工作,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同的时间节点,回答个体家庭的财富逻辑和基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实用的财富解决方案。
如果财富只是结果,那背后就是一系列关于“人”和“资本”的正确决策。本书大概从四个模块的内容深入浅出地阐述:1、职业方向的选择;2、留在哪座城市发展的选择;3、房产配置的问题;4、金融资产配置的问题。
个体家庭财富的来源分为:劳动性收入,即“人生钱”,资本性收入,即“钱生钱”。其中劳动性收入的决定因素取决于职业选择和城市选择,而资本性收入的决定因素取决于资产配置的决策。
在数字化的技术变革的之下,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学习算法、数据分析的能力,正在逐渐替代那些“可编码型”的脑力劳动。那些传统的白领职业,例如秘书、会计、行政人员、信贷分析师、保险理赔师等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高达90%以上。
传统的高危职业被人工智能轻松替代,但很多社交智慧型,需要创造力和感知、操作能力的职业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
从2019—2020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怕死、爱美、孤独”的万元美金社会,这几个关键词所创造的需求和供给,都将是下一个职业选择的风口。
如果将职业分为高学历门槛职业、中等学历门槛职业和低学历门槛职业,那么每个人要找准自己的职业赛道。
低风险的高学历门槛职业有程序员、牙医、宠物医生、芯片工程师、培训机构老师等;中等学历门槛的职业有康复理疗师、证券分析、房地产销售等;低学历门槛职业有健身教练、月嫂、美容美发师、宠物美容师、主播或签约艺人等。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薪资待遇越高。但凡事不绝对,高学历不等于高收入,低学历也不等于低收入。如果你学历高,可以选择做医生、程序员等职业;如果你热爱美容、擅长与人沟通,可以做美容师;如果你爱与人分享、口才出众,可以开直播带货,享受网红经济的福利。
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岗位,每一个行业都在发生分化。找到适合自己的“滚雪球型”的职业,让自己的技能越老越吃香。
人类的财富创造始终与城市紧密相连,不同的城市会带来不同的财富创造力。城市决定着你财富的上限,也决定着你财富的下限。
2019年中国人的城市选择主要基于“就近”和“经济”两大原则,越来越多的人去大城市工作、创业,大城市的人口吸附能力在不断增加。大城市的吸引力表现在有最好的医疗资源,有最多的就业机会,有最强的教育水平,有最高的生产效率等等优势。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房地产财富的内在价值取决于中国的长期增长趋势,而房地产财富的价格波动则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中国房价的飞涨是在2000年以后,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的房价大约上涨了2倍。在过去的20年中,50后到80后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尝到了房地产带来的低垂之果,买了房子的都赚了钱。
但城市的房价正从普涨时代,逐渐进入分化时代。中国的房产财富,将从人人都可以摘到的低垂之果,变成高垂之果。不过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仍然有投资的机会。
讨论资产价格,长期看供给,短期看需求,需求看政策。而金融资产价格走势可以被总结为“长期看增长,短期看政策,超短期看情绪”。在金融资产的配置上,千人千面,每个人的需求和抗风险能力不一样。
有个原则一定要守住——拿来做金融投资的钱,一定是满足流动性需求之后的非流动性资金。当经济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尽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每一种选择通向不同的财富之路。了解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是为了不上金融学家和财富专家们的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