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淡然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通过二线前夕面临的人情冷暖、情感虚化、紧粘猛咧,反映了当今社会现存的消极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古今皆有。通过对D君的心里描述、内心不满、焦虑和心忧,并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中得到释化。一是揭示社会的负面现象,二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提升境界,生活更加美好。

在画室的右边有一间房子,是专门的茶舍,房子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茶案,周边放了八个原木坐凳。
说起这个茶案还有一段故事。
当年D君在秦岭里的鸡窝乡工作,辛然也时不时去山里写生,在D君处食宿,同时也认识熟悉了山里的一些人,
又一次辛然在东沟肖平家看见了一截核桃原木,足有一米粗,扔在后院,
辛然便问肖平放在这里岂不是可惜,肖平说此木中间化了,没人买,只能当柴烧了。
辛然说:“卖给我吧!”肖平便送给了辛然。
后来辛然将这截木头送到了木工厂,从中间一分为二,又将薄薄的边沿除去,两块拼做了一块,
便成了一个大大的茶案,中间空的部分,让人用不锈钢和黄铜装饰,放茶壶,弹烟灰,
再用核桃油在表面一抹,后用矿蜡封面,便成了一个绝佳的工艺品,凡到辛然处去得人,无不称赞。
辛然也常说,每次看到这茶案,就勾起了他的回忆,也勾起了对山水的灵感,更无需对着素材去创作,胸中自有山形流水了。
辛然是一个生活讲究爱好广泛的人,虽然不会弹琴弄萧,却喜欢音乐,购置一套挪威专业音响,其价值也不菲;
还喜欢焚香,屋内常用的是楠木香或老山檀香;
还喜欢收藏古代的文物和奇石,对历史典故、世界军事、佛道、儒家、茶道、酒家也都有一定的了解,说起来也滔滔不断。

到了辛然处,因是常客,也少了一些客套。
辛然入座后,开始烧水,泡茶。水是秦岭道观的了尘道长每周送两大桶,是山里冒泉的水。
D君落次座后,辛然毕恭毕敬地点一柱楠木香,同时开启了挪威音响,一曲高山流水随着楠木香沁入心脑,
脑子一下就清醒了,心也随之静了下来,有一些空灵之意!
水烧开了,倒入凉杯之中,辛然取一盒陕南的午子仙毫,将茶叶用特制的木勺取出,
倒入名家制作的宜兴茶壶内,待水凉至八十度即倒入水,三十秒左右,随即倒出水并将水倒在茶壶上,
让水中的茶油浸润茶壶,那茶壶油锃发亮,也足以说明茶壶的久远了,先是洗茶,其后便是泡茶,入壶的水还讲究三次倒入,叫凤凰三点头。
辛然将茶泡好,取出一个景德镇的白瓷杯,象牙白的胎壁极薄,茶汤入杯,淡黄的茶汤明显浓于水,
在白瓷杯中更显雅致,端起杯子先嗅嗅,一股清香顿入鼻腔,一口饮下,感受着脾胃的舒服,
一下连饮数十杯,几次小便后,尤其是最后一次小便的颜色已有淡黄转白了,感受到了浑身的舒坦。
辛然看我饮茶,笑了说:“牛饮。”
他端起茶杯,先嗅着,两个深呼吸之后才慢慢的饮下,欣然说;“品茶有道,养心安神,雅致含蓄,不可造次,否则有失茶韵。”

辛然慢慢喝着,慢慢的讲茶的历史、茶的分类和茶的制作过程。
茶从颜色上分为白、红、绿、黑、黄。
从制作工艺上分为炒、蒸、发酵茶、半发酵茶。
从地形上分为阴坡茶、阳坡茶、云雾茶。
从季节上分为春茶和秋茶,春茶又分为明前茶和明后茶,等等。
有讲茶不同,喝法也就不同,杯具更不同,南方人喜欢啥茶,吃肉的草原人喜欢啥茶,等等,说的D君云里雾里。
辛然又讲:
喝茶一是要讲究水,最好是矿泉水,活水泡茶最好;
二是讲究泡茶的水温,不能把茶烫过了,也不能把茶冲泡不开,清茶一般宜在八十度水温,红茶七十度水温,铁观音需沸水,黑茶需要煮茶;
三是泡茶用具以宜兴的紫砂壶最佳,因为紫砂壶透气,就是隔夜茶也能喝,其他用具就不行了;
四是喝茶的地方一定要幽雅,品茶悟道,方是根本,所以要焚香,听琴,营造心静的氛围;
五是饮茶的方法要对路,茶要品,不是牛饮;
六是共同喝茶的人要对路,道相同者相知,否则观点认识相差过大,难以苟同,喝着也就无味了。
D君随着辛然的指点,并效仿着,
心中慢慢地静了下来,没有了先前的浮躁。
听辛然说一些最近区上发生的事,
说是区委杨猛书记在区六大班子会上讲话,
其中有一段话:“他宁可选择神一样的对手,也不愿和猪一样的队友为伍。”
说的其他区委领导很是难堪,
感到受了侮辱却不敢吭声,只能默默承受着。
此话一出传至全市,成为一种人们谈论官员的笑料,
D君明白辛然的话外之音,现在领导难当,白加黑,五加二,还让不让人休息,太左了,退位是上策。
在辛然处喝茶,时间过得很快,一个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窗外的青山披上了淡淡的晚霞,来时清晰地山峦已成了一副水墨山水画,辛然取了一瓶二十年的老白干酒,招呼去吃饭。
连载小说,还有后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