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永远不过时

作者: 江南丹橘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8:54 被阅读456次

        上完《夜莺之歌》,张老师说要推荐学生看《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我翻看教参,果然有此推荐,心里想着,都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故事,觉得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那一场战争,于是在班里布置。有孩子说:“老师,你推荐一个版本吧!网上许多版本,我不知道哪个好。”上当当网一搜,看到列表最上面的那本卖的也最多,再看评论,都是好评。先截图,再发链接到家长群里,家长们积极响应,有三、四个热心家长,主动承担了全班绝大多数同学的购书任务。

好书永远不过时

        书买回来了,开启共读模式,共读笔记怎么写?好词要摘录,好句呢?脑子里忽然灵机一动,每天摘录感受最深的句子吧。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每天写点感受,字数多少不限,但能让孩子们阅读时更认真,能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能练练笔。

        读写模式一旦开启,就像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畅通无阻。而孩子们的共读笔记,也让我大开眼界,感动不已。大开眼界是因为许多笔记图文并茂,页面设计精美,感受深刻,超出了我的预料。

好书永远不过时 好书永远不过时 好书永远不过时 好书永远不过时

        这样的读书笔记,需要孩子们花费不少的精力,每天批阅这样的读书笔记,怎不感动!

        更让我欣喜的是孩子们的文字。读着他们每天记录下来的读书心得,有时候会让人产生怀疑:这是六年级的孩子写出来的话吗?文笔老练,见解深刻,有些话可谓是一语中的,引起了我的共鸣。杨一帆同学读到卓娅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在一起看书交流时,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现在这样不只想着工作,有时间就陪伴孩子的家长不多了。我们这些孩子,缺少的就是家长的陪伴。有了家长的陪伴,也会让孩子知道:家长还爱着自己,还在乎着自己。因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无比的快乐和温馨。”就是在那一时刻,我生出一个想法:一定要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读书笔记,一定要!孩子们写出来的这些感受,不能只让我一个人知道。我要让家长们知道孩子们已经长大,对于这个世界,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甚至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我要让家长们知道孩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给他们一个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机会。

        十二天,整本书全部读完,两百多页的书该怎样交流讨论,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问题。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有了相当的阅读理解能力,何况我们班的孩子,是从一年级开始就浸润在书香里的,不用我做过细的分析是肯定的。孩子们已经写下了十二篇读书笔记,每天晚上都做了摘抄,写下了自己当天最深刻的感受,我要把话语权交给孩子们。经过深思熟虑,我提了以下问题供孩子们提前思考:

        1、这本书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2、这本书所描写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书中所反应的生活与当代有着巨大的差别,你觉得我们现在读这本书合适吗?

        3、你觉得读这本书对你的写作有帮助吗?如果有,请说说你的收获。

好书永远不过时

        读书分享会上,因为孩子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发言都很积极。第一问题的答案在我的预料之中,卓娅面对德军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情节令孩子们感叹不已,对卓娅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另外,书的结尾,舒拉牺牲以后,整个家庭只剩下卓娅和舒拉的母亲一人,实在是令人感到伤悲。但是,在同情母亲的同时,孩子们又纷纷赞叹母亲的伟大。

        第三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会各有不同。本应如此,每个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写作水平也不一样,所擅长的写法也不同,因此收获肯定也不同。

          我最关心的是第二个问题,我想知道《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在孩子们心目中是怎样的一本书。“你们觉得这本书现在读合适吗?”

        “合适。”全班异口同声。

        钱博文:“这本书虽然描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事,距离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了,但是我从这本书里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体会到了我们现在和平生活的美好。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永远不过时。”

        杨静怡:“卓娅学习勤奋,做事有恒心,关心体贴他人,热爱自己的祖国,我认为卓娅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听到孩子们这样说,我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是啊,一本经典好书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我们读过太多这样的书了。

        一开始只是想让孩子们了解苏联卫国战争,可是现在呢?这本书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洪子怡同学去年当了姐姐,她在读书笔记里这样写到:“卓娅这个姐姐是多好呀!我也有个小妹妹,我也要像卓娅对舒拉那样对我的小妹妹好,我要照顾她,处处做她的榜样。”子怡的妈妈后来也写到:“子怡对妹妹比以前更好了,没想到看了她的读书笔记才知道是受了卓娅的影响。”

      我觉得用杨薇薇同学写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的结尾来作为我这篇叙事的结尾再合适不过了:“一本好书就是我们的点灯人、摆渡人。  好书永远不过时。

        阅读,我们永远在路上!

       

       

       

相关文章

  • 好书永远不过时

    上完《夜莺之歌》,张老师说要推荐学生看《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我翻看教参,果然有此推荐,心里想着,都是苏联卫...

  • 关于选书

    学会选好书,不走弯路。 前人经典自是好的,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经久不衰,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

  • 青春,永不停滞

    青春,永远是一个不陌生的词;青春,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词;青春,永远是一个充满色彩的词....幼年时,痴痴呆呆,不...

  • 努力永远不过时

    01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是的,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

  • 亲情永远不会过时

    某年5月21日沙龙随笔 明天妈妈会离开我家,妈妈对我和女儿生活的帮助很多,真的不舍得她走。 亲情永远不会过时! 沙...

  • 文化永远不会过时

    文化是一项历久弥新的事业。它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不断开拓创新,时时赋予自己以新的生命。却又能在历史的积淀中...

  • 爱情永远不会过时

    这些天总是会想起一个男人,我和他只有一面之缘,那时的他大概是四十出头,或者要年轻几岁,三十八九的年纪吧。九年...

  • 青春永远不会过时

    《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这种青春剧真的太催泪了。一口气看完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虽然是几年前的剧了,但回头...

  • 善良永远不过时

    原创: 平凡的枫叶 善良的人到那里都受欢迎和喜欢。 想到“善”,我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两个老人。 一个老人是我的外...

  • 好文永远不过时

    昨天和一位简友聊天,说到了关于得钻多少的事。我得了三十八枚钻,权重是两千多。而简友却得钻二十枚,权重是两万多,整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书永远不过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hd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