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27)《人间草木》——人间草木皆有情

作者: 闲人无稽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22:04 被阅读0次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没有这个前提,是无法了解汪曾祺的。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的文集,收集了他关于小时候在高邮的家乡,关于各种美食,关于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关于西南联大的几位教授的文章,每一篇都带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他的文章没有说教,没有大道理,也没有家国变故的宏达叙事,但就是让人过目不忘,越是小的一盘菜,就越是让人欲罢不能,这样的文字,不知道是因为作者过于细致的观察而让人产生趣味,还是作者的笔调轻松让人愉悦。总之,读散文,不读汪曾祺和他老师沈从文,是不能说读过散文的。

汪曾祺年幼时家境还算宽裕,这让他能不用过早地走入生活的苦难,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生活。看他记过的那些小事,历历在目,试想,要是从小就外出讨生活,相比也是无暇顾及这些花花草草,看来孩子虽不能太过富养,但还是不要过于贫苦才好,不然观察小花小草的时间都用来赚钱吃饭,长大后,只能是丢失了童年。

这样无忧的童年应该是养成了汪曾祺的性格,以至于他后来爱吃,研究吃,爱好路边的花草,都是一脉相承。后来到了西南联大,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自由”学府,在这样的学府中,在那样的教授中,更加养成了汪曾祺寻找“潇洒”的个性。自由是一个沉重的词,既难定义,也能按一定的逻辑路线寻找,只能心里体会,能有一颗随时发现周边事物的心,应该就是自由的吧。

散文是很难写的,没有固定的逻辑线索,也没有统一的体裁寻找。不像小说,也不像诗歌,它有自己自成一派的形成逻辑,但大体也能有一定的归纳。从汪曾祺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细致的生活:不管是汪曾祺,还是沈从文,他们都秉承了生活是写作的老师这一个准则,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餐桌,这大概是散文集最有名的两个地方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细致地让人发现新宇宙一般,其实有心,我们也能看向自己的餐桌,故乡的山河。

文体的错落:诗歌是从音律演变过来的,所以它读起来才会让人记住。用这样的体裁来写散文当然非常艰难,不过确可以效仿,汪曾祺在文中就有大量的三三四四的句子,读起来既不费劲,也不冗长,而且富有一定音律效果,加上本身记事的微小,就像是吃一盘瓜子,不知不觉就一大盘下肚了。

思想的别致:这应该就是西南联大教会给学生最大的道理,不要盲从,要有别致的思想。但凡不曾见过言语,不曾重复的观点,即便是不曾仔细观察过的生活,都是值得书写的文字,写小说贴近小说人物,写散文贴近生活,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人间草木》这个名字取得看上去很大,却是写的小事小物,不过想想也是,人间何其大,自有千万草木构成。

相关文章

  • 读书记(127)《人间草木》——人间草木皆有情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没有这个前提,是无法了解汪曾祺的。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的文集,收集了他关于小时候在高邮的家乡,...

  • 人间草木,人间皆草木

    这两天一口气读完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如果没有群友的推荐,如果只是在网上看到了其中一篇文章,又恰好没有署名,我是...

  • 人间有草木,天地有大爱。

    人间但有草木在,则天地可亲,生命可喜。 人间草木,生死有情。

  • 《人间草木》| 草木皆有情

    01 结缘《人间草木》 《琅琊榜》的主题曲《赤血长殷》中有一句歌词:"草木无情,不解凡忧"。但是读完汪曾祺先生这本...

  • 《人间草木》| 草木有情,人间有爱

    列读书计划时,文学方面选择了这本《人间草木》。我觉得在自己还没有很深的读书见解之前,看大部分人推崇的书,不失为明智...

  • 人间草木,舒卷有情

    【花】 横斜触目千万条 赏心...

  • 人间无情,草木有情

    《人间草木》是2009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

  • 人间有情,草木有心

    所见草花鱼鸟, 都是对生活的喜悦。 人生如梦, 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世界先爱了我, 我不能不爱它。

  • 读《人间草木》

    释迦牟尼涅槃像(俗谓卧佛.佛的面部极为平静,目微睁(常见卧佛合目如甜睡)无爱无欲,无死无生,已寂灭一切烦恼,圆满一...

  • 读《人间草木》

    这几天精神颓废,做事总是提不起劲。早上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坐下。今早不是我的早自习时间,不需要去教室陪读,看上课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记(127)《人间草木》——人间草木皆有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lj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