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摆脱共情》第一章读书笔记

《摆脱共情》第一章读书笔记

作者: 夏林Listening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20:11 被阅读0次

情绪共情VS认知共情

在第一章,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反对的是情绪共情,而不是认知共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情绪共情中,人们或多或少与对方有相同的情绪体验和感受;而认知共情中,人们只是理解对方处于何种情绪状态及其感受,而自己并没有相同的体验。这是感性和理性的两种表现。

共情与道德的关系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并非基于共情的道德判断。善行的发生不一定是出于共情,也可能是出于宗教信仰、价值观或计算。而出于共情的行为也不一定是善的,也有可能是操纵、暴力或冲动。共情不相等于道德,甚至于它们的相关性并不高。当我们过于关注道德决策中的共情的作用时,实际上模糊了事物真实的面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和变量。

情绪共情有很多难以避免的弊端:

1、共情的焦点是狭窄的。共情受到偏好的左右,人们总是倾向于对于自己相近相似的人共情,而听不到“遥远的哭声”;共情使人们把焦点放在了特定的个体和小群体的福祉上,而忽视了整体的效益;人类认知特点使我们更容易对新奇、不寻常的事物给予关注,对很多有价值的事物视而不见。

2、“共情正确”——人们对于共情的考虑甚至大于对公平的考虑;

3、高度共情能力的人常常会被他人的痛苦左右。在情绪高度唤起的状态下,可能会做出不明智的决策;

4、共情会让人对眼前的成本过度看重,而轻视将来要付出的代价。

关于共情的部分错误观点

作者在书中试图去纠正一些关于共情的错误观点。人们普遍认为缺乏共情能力的人都是精神病态者,都非常可怕。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共情能力缺失导致了精神病态。

人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理性,而受制于激情。因此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与其相信理性还不如去相信包括共情在内的各种直觉。甚至于理性很多时候只是事后诸葛亮,一块遮羞布。然而这不意味着“理性”本身是不好的东西,只不过是人们运用理性的能力有限而已。

作者认为共情、同情和理性组成了一个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的连续谱。最差劲的极端是共情、中间地带是同情,而理性处于最好的那一端。这和我原来的认知有点冲突。

相关文章

  • 2020-07-22

    一、《共情的力量》——亚瑟·乔拉米卡利,读书笔记 (一) 第一章 认识共情:共情其实有两面性 一、理论摘要和感悟 ...

  • 《摆脱共情》

  • 《摆脱共情》第一章读书笔记

    情绪共情VS认知共情 在第一章,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反对的是情绪共情,而不是认知共情。两者最大的区别...

  • 你有思考过共情带来的伤害吗?

    思之所起,因《摆脱共情》一书。初读第一章,我不认可作者为了抨击共情而把一些事件解读的偏执。书读近半,因观念冲突,让...

  • 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游戏力2读书笔记2 第一步 共情: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共情empathy 为什么要共情? 共情,可以持续为孩子建立...

  • 《共情的力量》读书笔记01

    阅读书籍:《共情的力量》 阅读内容:第一章 阅读前自我提问:什么是共情,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书籍中的解答:共...

  • 认识共情

    《共情的力量》读书笔记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的做出回应的能力。 共情具有两面性: 共情的两面性是指这种与...

  • 自带悖论属性的书名——读《摆脱共情》

    果然这是一本完全无法引发我共情的书。不知道这是对这本书的表扬呢,还是批评呢?如果和它产生共情,那么说明作者“摆脱共...

  • 《共情的力量》读书笔记

    第一章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共情是指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作出回应的能力。 共情也有其两面性,既能助人,也能害人。...

  • 看到这个标题我震惊了

    01 正当人们大谈特谈共情能力与同理心的时候,突然看到这本《摆脱共情》的书,就像汹涌向前的人潮中出现的逆行者,特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摆脱共情》第一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pp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