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海狮子读书会
读《原生家庭》一 —— 原生 不是原罪

读《原生家庭》一 —— 原生 不是原罪

作者: 夕屿Nicole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19:49 被阅读0次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的故事看过了吗?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你讲述一个女孩的故事

这本被比尔•盖茨作为年度推荐的书,很多人看完之后的评价是震撼和惊叹,被塔拉扭曲的原生家庭所震惊,更被塔拉脱胎换骨的改变所鼓舞。塔拉的故事深刻的展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塑造,这种影响是刻肌刻骨的。

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在看待世界、待人接物、与人相处。家庭,永远是我们心头的“朱砂痣”,有一些像蜜糖一样甜,充满关爱和温馨,但也有像塔拉的家庭一样,让人伤痕累累,无处遁逃。

《原生家庭》这本书为我们细致剖析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影响,作者苏珊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 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接触过大量因心理疾病而无法正常生活的人,解除了无数人的心理困扰。另一位作者克雷格·巴克是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和苏珊合著过多部作品,这本便是其中之一。

在和大量心理病人的接触中,苏珊博士发现家庭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巨大却难以被察觉的。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成年后独立面对生活,遭遇的很多困境,会和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整本书一共分为两大部分,“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以及“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第一部分通过对有毒的家庭进行分类,阐述各类有毒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幼时一直会延续到成年以后。第二部分引导人们找出心理问题的根源,帮助那些受困扰的人们直面问题、释放情绪、解决困惑,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拉回轨道。

“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近年来我们逐渐意识到,家庭不仅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的集合,它更是一个体系,容纳着彼此紧密相连的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人。”

从出生到能够独立生活,这中间漫长的时间里,我们在家庭的浸润下慢慢长大,耳濡目染的日常帮助我们渐渐养成独特的性格,逐步建立自我意识和思想,形成特有的价值观。

我们对这种长年累月灌输到脑海中的观念深信不疑,流通于家庭中的观念、思想、行为早已内化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几乎不会去分辨和鉴别这些“与生俱来”的观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面,女儿通常会接受自己的定位,习惯付出自己成全他人的成长模式。

人们长大的过程就是这样,注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养成都无法脱离这种模式。

成年后,开始上大学、工作、走入社会,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接触到更多样的人群,了解到更繁复的观点,我们像突然打开了思想的雷达,去接受着这个时代和社会带给我们的前所未有的冲刷,疯狂地吸收着养料,再一次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在远离家庭的这个时刻,我们才会回望它,检视父母,检视过去的自己。

我们开始对父母的某些观念抱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思想的充盈让我们在精神上离父母越来越远,但对家庭的忠诚让我们依然保有对他们浓厚的感情。

就像塔拉,在大学里的很长时间,她坚守着父亲教导她的每一条真理、每一条教义。坚定的认为身边的人都是异教徒,穿短裙的女孩不是正派人家的女儿,吃进去的药会以你无法察觉的方式侵蚀身体...在看过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之后,她仍旧在日记本上写下:“全世界都是错的,只有爸爸是对的。”然而在内心深处,她知道了真实的世界与父亲所说的大相径庭。

最亲近又最遥远的距离恐怕就存在于长大的我们与老去的父母之间,父母无法理解我们的思想,而我们又不愿再听从父母的陈年老调。

幸福的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会各自调整自己,找到重新相处的方式,父母不再插手子女的日常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感情依然深厚。但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生活依然有着极强的控制欲,或控制生活,或控制思想,于是便有了这本书里所有的案例。

父母为我们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跟着我们一同成长,血肉亲情,是刻于骨铭于心的。

相关文章

  • 读《原生家庭》一 —— 原生 不是原罪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的故事看过了吗?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你讲述一个女孩的故事 这本被比尔•盖茨...

  • 对原生家庭痛斥是欲加之罪吗?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大家都在谈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人生的危害、原生家庭是原罪、原生家庭无法摆脱之痛等等。 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

    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原罪,你没必要为之背负一辈子,自卑一辈子。 之前读书的时候因为专业问题,同学们真的是非富即贵,而自...

  • 原生家庭的伤,让你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原生家庭的伤,让你成长为现在的样子】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不是宿命论。有些创伤它是动力,是养分,让你成为参天大树前...

  • 成年人,不要再甩锅给原生家庭了

    我曾经一直以“原生家庭受害者”自居,我的性格、情感、工作等的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原生家庭似乎成了原罪...

  • 《都挺好》原生家庭不是原罪

    《都挺好》热播还上了热搜,因为电视剧太好看,还不如说电视剧的剧情太贴近生活,触动了我们一直没有正面面对的“孝道”。...

  • 原生家庭的原罪

    生活中孩子出来问题就找老师 很少有家长从自身找原因不足 试问原件是笨鸟小鸟能成雄鹰吗 培养孩子同浇灌花草心血成正比...

  • 原生家庭的原罪

    你的情感有困扰吗?你为什么没能去好大学?你的社交总是不给力?你为什么没能减去20斤一个月?你为什么没有什么特别技能...

  • 原生家庭的“原罪”

    最近在看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心理学是一门非常细分类的学科。现在比较多的都是在讨论家庭教育这个分类里的情况。“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的“原罪”

    当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关注来路的时候,“原生家庭”这个心理学中极其普通的词,就这样悄悄地、悄悄地流行开来。 然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原生家庭》一 —— 原生 不是原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rmdhtx.html